第十八章 百姓的智慧

加入书签


曹征没有答应,问:陆大夫能教学生吗?

 这

 陆文迁迟疑道:小郎君想学岐黄术?

 不是我要学!

 曹征摇头,道:要不这样,你也别到处给人看病了,我给你建个医馆,你以后就坐馆看病,药材我负责提供,待遇参照船员,但你要多收一些徒弟,多培养些大夫如何?

 陆文迁痛快道:老朽从命,多谢小郎君。

 生活不易。

 这年头的大夫太难,远没后世的医生那么风光。

 为了混口饭吃,真的是尝尽了人间辛酸。

 既要良心不昧,还要治病救人,最关键的是还要吃饭。

 个中艰难,不当大夫真的体会不到。

 既然有人管饭,还给粮油,那有什么好犹豫的。

 陆文迁应下后,很快就提出了问道:教几个徒弟老朽到是没问题,只是农家娃恐无人愿学,岁数稍长便要下地劳作,太小了不行,时间太短也不得其义。

 老头说的委婉。

 曹征却是听明白了,这年头愿意行医的不多。

 原因也很简单,医者属于三教九流,属贱业。

 地位不高不说,讨生活也不易。

 自然没几个人愿意当医生。

 曹征说道:这样,愿意学医的每月粮一斗,油四两,吃喝我管了!

 陆文迁道:不知郎君要多少学徒?

 曹征说道:越多越好!

 这

 陆文迁道:恐各家都会将小儿送过来。

 姜老头也插了一句:你这样是不行的,能白吃白喝,还能领粮食和油,不是摆明给人占便宜嘛!那些五六岁的娃娃不给你全送过来白吃白喝还拿好处,等占够了便宜,岁数大了能干活了,就回去种地,你说你到头来得了个啥?

 这

 曹征傻眼,他还真没想这么多。

 仔细想想,老头说的不无道理。

 无关好坏,而是人心如此。

 老百姓再老实,遇到有便宜占,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都说姜还是老的辣,古人诚不欺我。

 曹征想了半天,道:那这样,吃喝我管了,粮油就不给了,人数控制一下,收三十个学徒,什么时候能学成独立行医了,就参照船员的待遇,这样如何?

 陆文迁点头道:小郎君思虑周全!

 曹征就呵呵了,才发现这老头也会拍马屁。

 大员。

 蒲特曼气不顺,之前袭击明国金门水师大获全胜的喜悦荡然无存,谁能想到,区区一个小岛竟然会有火炮,有火炮也就罢了,关键是还能炮击五里之远。

 这就未免太不合理。

 损失事小,丢脸事大啊!

 想想当初痛斥副手,却被现实打了脸。

 蒲特曼就觉的脸上火辣辣的,想换副手了。

 可副手也不是想换就能换的,所以气不顺。

 出了这种事情,肯定要给巴达维亚总督府汇报的。

 可是怎么汇报,总不能说被一群明国的逃民打的狼狈而逃吧?

 想想就觉头疼,本来准备封锁海域迫使明国政府同意通商条约的,结果出了意外,在没搞清楚那座岛上的火炮从何而来之前,只能先退回大员等待消息。

 免的又被明国官军所乘。

 正郁闷呢,去打探消息的商务员特劳牛斯回来了。

 该岛有巧匠,能制炮,射程超过两里。特劳牛斯汇报打听到的消息:我从明人处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郑那个反骨仔已经从那座岛屿购买到一批火炮弹药,据说这几天就会交付第一批!

 什么?

 蒲特曼蹭地站起来,沉声道:消息可靠吗?

 特劳牛斯说道:应该可靠,大人您知道的,明人的消息不难打听。

 该死!

 蒲特曼烦躁道:明人战船本来就比我们多,只是火炮比我们落后,如果那些该死的明人装备了先进火炮,以明国官军的人数和战船的数量,我们还怎么逼迫明国政府同意我们提出的通商条约,真是该死啊,怎么会发生这种糟糕的事情。

 特劳牛斯也想不通:明人看不起工匠,也不重视技术和创新,他们的火炮都是仿制葡萄牙的那些老古董,质量还差的要死,怎么能制出比我们还先进的火炮,这非常不合理。

 是很不合理!

 蒲特曼也很想不通,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件事情。

 特劳牛斯又道:我们要不要也跟那座岛上的人采购一批火炮?

 嗯,你尽快去办。

 蒲特曼想也没想就同意,想不通归想不通,但学习别人的长处,然后让自己变强大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明人有巧匠能制出厉害的火炮,那买来用的同时学习就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