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为生民立命

加入书签


唐洛嫣的水阁小院中。

 群芳院第一次股权大会圆满的完成了,当所有姑娘的意向表汇集整理后,出乎宁三意料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姑娘选择离开群芳院而回归家庭。

 之前宁三和春姨推演假象过,但是两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按照宁三的想法是,从古到今,都没有人发自内心愿意从事这种常人认为卑贱的皮肉营生,所以,脱籍恢复自由之身以后,一定会有一半左右的姑娘们选择回归家庭。

 而春姨当时却不这样认为,她预计能离开群芳院的姑娘不会有几个。当时两人还差点因为这事开赌。

 当结果出来以后,看着宁三诧异的神情,春姨笑的异常灿烂,说道:怎么?宁大公子,好不容易输了一场,感觉如何呀,咯咯

 宁三疑惑的问道:难道春姨你做了什么事儿,感动了她们?

 春姨接过洛嫣给递过来的香茶抿了一口说道: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事感动她们,只是我感觉,春姨我也是从她们那个时候走过来的,她们每日提心吊胆的怕些什么,我最清楚,所以平日里对她们要求没那么严苛罢了。

 这这这就这?!宁三诧异道。

 春姨的回答让宁三更懵了,难道平日里的不打骂,竟然比自身的自由还重要?比回归家庭还重要?真是无法用自己这二十一世纪的脑袋去想明白

 看出来宁三的疑惑,春姨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也不是说那些姑娘们对我有着多深的情谊,只是她们之所以能被家里卖到这秦楼楚馆里靠出卖色艺生存,实是她们都是些苦命的孩子,虽说咱们院子帮她们脱了妓籍,但她们就算回去,也是很难生存的,家中张嘴等着吃饭的人都不少,这多一张嘴就少一份生存的机会,最后,很可能还会辗转的被再次卖到其他院子里去,莫不如就还留在咱这群芳院里

 听春姨解释完,宁三这才明白,其实自己也只是看到这泱泱天下的一角,虽说商贾贵胄的府上每日笙歌燕舞,但百姓的生活却清苦的很。

 朝廷每年高额的赋税,让本就艰难度日的百姓已经不堪重负,而此时又没有培训其他技能的教学机构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就只能安安心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若再赶上个天灾什么的,那就基本是绝了一家人的生计。

 就算你这一家真的饿死,也没有别人可怜你帮助你,因为别的家庭也不会好到哪去。

 虽说武朝建国初期,由官府将土地平均的分配给了所有百姓,但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每次赶上交不上赋税,实在没办法,就会卖儿卖女,再没办法,只能把属于自己的薄田几亩抵押给富户换些银子渡过难关。

 慢慢的,形成恶性循环,农民因为赋税抵押土地,再回头给富户种地,慢慢的,农民的土地都不再属于自己,而那些乡绅富户的土地又越来越多,周而复始。

 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富有的越富有,贫穷的越贫穷

 宁三通过后世的历史书上了解过,这都是因为古代农商不互通的原因。

 农民除了上缴官府赋粮的机会外,基本没有其他的买卖思想,除了交于官府剩下的余粮,就会留给自家度日,若要想换些其他的东西,也只会以物易物。

 而此时的商业,也是很不发达,基本的手工业都少的可怜,更别说那些轻工业和重工业了。

 最赚钱的几项生意还牢牢的把握在官府手里,比如说食盐铸造和织布

 等等铸造?

 宁三想到此,突然抬头看向春姨问道:现在官府的官窑都铸造些什么东西?嗯?什么什么?

 只因为宁三的脑回路太奇特,思维的跳跃性也太大,春姨没反应过来。

 嗯就是金属的铸造,官窑都铸造些什么东西?宁三再次问道。

 春姨想了想,摇摇头说道:这也不是我一个开院子的人需要了解的呀,但是夏荷倒是相熟朝廷工部少府监的一位少监,这位大人呀,性格温良,总是来听咱夏荷

 春姨,我对那个少监怎么逛院子没兴趣,我只是想问问,能不能通过夏荷找机会约一约他?有事情向他请教。宁三打断春姨说道。

 这待我问问夏荷吧,你也知道,这逛青楼,到底也不是什么光彩事儿,更何况还是个朝廷里的官。春姨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