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数载,韩公却是困龙出渊,立国一方,成了原大地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不愧是人豪杰。”
……
卫羽不得不承认,这些年里韩公袁绍的变化之大,让人震惊不已。当初他出使韩国之时,袁绍还是韩侯,虽兵强马壮,却不过是割据一方的枭雄。
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韩公袁绍立国大韩,雄跨三州,带甲三十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早已经成了气候。
一国之君,威尊无。
……
“哈哈……”
听到卫羽话的感叹,袁绍大笑一声,望着卫羽,道:“先生不也一样,当年的一介无名小卒,如今身为秦国典客,九卿之一,可以说是功成名。”
短短数年,物是人非。那怕卫羽与袁绍分属敌对,但这份感叹却一样真实。
……
两个人的寒暄带着点恭维,当初一见,卫羽一不名,袁绍割据一方名不正言不顺,再一次见过,卫羽位列九卿之一,袁绍立国一方,贵为韩公。
可以说,卫羽与袁绍两个人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
“秦使,秦韩二国尚处于战争状态,不知秦公派遣你北邺城,所为何事?”
寒暄了片刻,袁绍神色一凝,将话题转到了正题。毕竟他与卫羽分属两国,彼此敌对,现在并不是叙旧的时候。
作为韩国国君,袁绍必须要为战死的十三万韩军负责,对整个韩国负责。
……
闻言,卫羽神色一震,他心里清楚正题终于来了,事关秦国安危,他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心念头闪烁,卫羽望着韩公袁绍,道:“君派遣外臣北邺城最大的目的,便是与韩公修好。”
这一次,卫羽没有选择层层递进,然后图穷匕见,因为他心里清楚,这对于韩公袁绍这样的盖世枭雄,根本没用。
正因为这个原因,卫羽直接将目的说了出来,直击韩公袁绍内心。只有出其不意,才能让袁绍措手不及。
唯有如此,在接下来的谈判,他才能占据一点点的主动。
……
卫羽心里清楚,韩公袁绍此举不过是明知故问,他对于自己北邺城的目的一清二楚,因为这是大白于天下的事,想要隐瞒也隐瞒不了。
“哈哈……”
大笑了一会儿,韩公袁绍眼掠过一抹厉色,双眸如刀盯着卫羽,道。
“秦使,莫不是再说笑话,秦军斩杀我军十三万,如此血海深仇,孤岂能放下,孤孤若与秦国修好,如何对国百姓交代!”
袁绍不愧是一代枭雄,心虽有意动,但表面丝毫不显,一番呵斥更是有理有据,瞬间占据了大义。
每一句话,针对性极强,打了卫羽一个措手不及。他没有想到韩公袁绍这样的枭雄,反应会如此大。
心念头电闪,抬起头盯着韩公袁绍,一字一顿,道。
“战场之,各为其主,生死各安天命,外臣以为,既然韩国百姓从军,他清楚军人的宿命便是马革裹尸。”
“况且与秦国修好,不仅对我大秦有利,对于韩公也有益,正所谓分则两害,合则两利。”
“外臣相信以韩公的英明神武,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
闻言,袁绍在心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卫羽说的不错,战场之韩秦双方各为其主,十三万大军的战死,并不能怪秦军。
只是这样让他与秦国修好,无疑是不可能的。沉默了良久,韩公袁绍朝着卫羽,道。
“与秦国修好,孤只看到了对秦国有利,至于对韩国有益孤却看不到。”
……
对于韩公袁绍的刻意刁难,卫羽早有预料,面对这一幕心反倒没有气恼。
……
“韩国北靠东鲜卑,乌恒等国,当初并州一战,想必韩公心里清楚东鲜卑单于轲能,乌恒单于丘力居是何等人物。”
“近年来草原风调雨顺,水草丰美,马匹健壮,牛羊遍地,更是未曾遭遇白灾。此刻的轲能与丘力居等人实力大增。”
说到这里,卫羽眼掠过一抹精光,在心组织了一下言辞,道。
“东鲜卑,乌恒等国南下劫掠原之心不死,而此刻韩国损失十三万大军,实力大减,外臣不知韩公有几分把握,可以应对草原呼啸而下的铁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