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第3/7页

加入书签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他没有后勤保障,所有的粮食来源来自攻城略地,而刘邦呢自己有地盘不说,又占据了关中粮仓,双方优势在拉近。在巨鹿之战时刘邦已经进入四川,占据蜀地自称汉中王,这也是彭城之战刘邦兵马被打得一干二净还能卷土重来的原因,只要他的补给包没被项羽剿灭,死再多兵马他都能重来。

    而项羽不行,别看他百战百胜,没有补给能力的项羽只要失败一次就是末路,这也是后期项羽自刎乌江的原因,他看明白了自己没有重来的机会,哪怕过乌江逃回彭城又如何

    大家应该看清楚了这两人的格局,刘邦不怕失败,人没了没问题,回到地盘还能拉起人马,项羽不行,屠城让他民心向背,所以项羽走入陌路是已经注定了的解决。

    大汉初立,当然是封有功之臣,哪些人有功之前加入刘邦反楚的诸侯王同盟算不算有功

    经过秦末战乱,天下一片狼藉,旁边还有一统的匈奴虎视眈眈,项羽故意制造的分封乱象一直延续到了汉初。

    刘邦别看是小混混出身,他却是个非常合格的帝王,自然能看出分封制的弊端,可汉初还是施行了分封制,是他不知道分封制的后果吗

    他当然知道,只是当前天下需要稳定,需要休养生息。

    当时诸侯王出人出力跟他一起打项羽,现在项羽死了,也就到了这些诸侯王分股份的时候了。

    刘邦在建国之初一口气分封了七个诸侯王,每封一个就割一块肉,这割的是老刘家的地盘呐

    我想此时的刘邦跟他异姓老哥秦始皇应该有共鸣,也明白了始皇帝为何坚持郡县制。

    刘邦撇嘴,要说大汉建立之初他或许害怕诸侯王谋反,让天下再次陷入混乱,现在呢,正是剪除诸侯王,他正愁诸侯王不自己主动谋反给他机会。

    眼下天下安稳,他又不是秦二世那个蠢蛋,项羽都败在他手里了,他还怕那群手下败将

    诸侯王里只有韩信值得他另眼相看,可韩信用兵再神又有何用他韩信没有兵马,兵马是他养的,没有人马哪怕是兵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邦和吕后杀尽异姓王,为何还选择分封

    刘氏子弟是不明白分封制度的危害吗

    此时的汉朝面临当年跟周朝建国一样的局面,那就是国土太大,中央很难将手伸到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步入老年的刘邦也没有秦始皇那个精力,巡游天下,选择分封制是当前最快掌握地方的办法,而选择分封自己的子侄也有好处,哪怕未来有变,肉还是烂在老刘家自己锅里。

    刘邦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最厉害的皇帝,布衣打天下,从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后来三国时期刘备那是处处在学这位老祖宗。

    三国时期,刘备摸了摸鼻子。

    他是高祖子孙,学老祖宗有什么错

    有人会说刘邦夺得天下全靠运气,从一个地方小吏到摇身一变成为皇帝,你说他全凭借运气,这话你信吗

    刘邦登上皇位面临跟始皇帝一样局面,他幸运在可以摸着始皇帝的经验过河,吸取了秦朝灭亡经验,刘邦废除了很多秦时严酷的刑法,秦朝的刑法之所以严苛,就是动不动要人坐牢,要挖鼻子割耳朵,好好的人非得弄残疾了。

    原来六国人根本不适应这种严苛刑法,到了刘邦手里约法三章让老百姓终于知道,杀人赔命,伤人盗窃抵罪,而不是像原来秦法一样项目繁杂,犯法了都不知道。

    汉朝六十年间的黄老之学确实给了民间足够时间休养生息,也为汉武帝打匈奴积攒了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