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7/10页

加入书签
    晁错这个人,我们只知道他“七王之乱”的背锅侠,大汉版的商鞅、被冤杀的忠臣,但无人知道刘启在太子时期,晁错就已经是他的智囊。

    汉文帝时期,收集流落天下的先秦书籍,原因大家也知道,项羽一把火烧没了咸阳,当时收集了一

    套尚书,可问题也来了,朝中上下没一个懂尚书,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位叫伏生的人懂,这个伏生是秦朝是博士,尚书也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会儿他凿壁藏下的,这会儿已经九十多岁了,总不能让老人家奔波,于是汉文帝选择了年轻人去学习。

    晁错就是那个年轻人,他学成归来也成了唯一懂尚书的人,晁错的才智是不容诋毁,大概是少年英才人有些傲慢,许多法令都是经过他手修订,这令他得罪的人不少。

    景帝二年,晁错就向刘启建议削藩,说实话,看到这里清溪有一种看到朱允炆迫不及待削藩的即视感,刘启跟朱允炆或许是难兄难弟,上位后都同样迫不及待削藩,都同样翻车,只是作为藩王的朱棣吸取了教训,先动手,也让朱棣成为历史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

    “七王之乱”原因是藩王封地被削,吴王刘濞酝酿了几十年的仇恨在这一刻爆发出来,联合其他被削的藩王共同组建了联盟军。

    七王共同反了,刘启一下子麻爪了,要知道七王集合起来可是一股庞大的势力,说不定他就要翻车了,这时候自然要有个人站出来背责任,毫无疑问这个人只能是晁错。

    有人说晁错是被误杀,这里清溪得提一句,晁错死的不冤,因为他只管杀不管埋。

    他只建议了削藩,没给怎么解决藩王造反的办法,七王之乱一起,晁错也跟着傻眼了,然后他开始鼓动刘启御驾亲征,他自个儿守着京城,就问这样的人死得冤不冤这是推皇帝给自己擦屁股

    晁错死了,对外是平息诸侯怒火,可我们也知道这事已经不是杀一个晁错能够平息的了,叛乱依然存在。

    杀晁错其实是给天下人看,当时诸侯王造反理由是“诛晁错,清君侧。”皇帝先下手杀了晁错,你们这些诸侯再用这个理由叛乱就不讲道理了,死一个晁错,直接让诸侯国正义之师变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平定七王之乱,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周亚夫,可周亚夫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联军压力也很大,但是好在刘启的亲弟弟梁王拖住了吴楚两国主力。

    梁王之所以这么卖力,是因为在七王之乱前夕,自己哥哥醉酒当面说要将皇位传给他。

    这无疑引发了梁王的野心,在他看来他是为自己的皇位在奋斗。

    在我们看来,刘启这饼画的不可能有人会相信,可为何梁王相信了,还深信不疑呢

    大家不要忘记了,此时汉朝建立才没多少年,不久前还是春秋战国,那个年代兄传弟继属实正常不过了

    梁王大概是被自己兄长忽悠瘸了,对自己继承皇位一事深信不疑,告知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窦太后本来就更疼爱自己小儿子,极为赞同这件事。

    七王之乱平息后,楚国另立新王,其他六国除国,诸侯权利收回中央,大量诸侯国官吏被裁剪,后来又分封诸侯王之子,从这里开始诸侯国不再享有行政权和司法权,意思是诸

    侯王只能享受富贵,不能插手官吏封国地方,诸侯国的官员也都是由中央派遣。

    七王之乱平息后要论功行赏对不对这个时候梁王刘武喜滋滋来找哥哥兑现承诺了。

    结果是什么我们前面在太子那一期专辑也详细写过,感兴趣的可以找出来看一看,总之刘武被刘启画的饼吊着,吊到什么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