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亭也不失落,刘元平话里有话,每天二十几斤吃不下,那隔几天呢?做生意都要讲投资的,她要的不是一时的大赚,只要和刘元平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怕她的黄鳝卖不出去。
“我听您的。”
刘元平看她不乱缠,出手又大方,刘元平对周亭的观感很不错。
“良建叔比我辈分大,你也叫他叔,那我们同辈,你也别您不您的,叫我名字就行。”
周亭听出意思来立刻顺着杆子爬:
“刘大哥!”
刘元平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叫人出来给黄鳝过秤。”
二十几斤黄鳝,刘元平随便就可以拎起,但他也算个小领导吧,把身上弄得湿漉漉带腥味是什么个事,于是从厨房叫了个年轻人帮忙,也算是给周亭这黄鳝过了明路。
那年轻同志都不敢多看夏晓兰,给鳝鱼过称,周亭带了24斤黄鳝来,刘元平给算的1.2元/斤,和周亭的零售价相同,这就是一条大前门的威力……就这24斤黄鳝,夏晓兰起码能赚9块钱,用来买烟的钱也够够的!
这年头活泛的人少,大多数的人都没后世的人那么会巴结的,才有周亭钻营的机会,否则哪轮的上她来和刘元平搭上线。
“行了,你回家注意安全,后天再送20斤黄鳝来,要的多要的少,我都及时告诉你。”
看来,刘元平定下的采购频率是两天20斤,平均下来每天10斤,一个月也有300斤。如果能保证这个数,单卖黄鳝给市委招待所,周亭一个月稳定能赚近百块。
她的笑更热情几分,“我知道了,刘大哥再见。”
她骑着自行车走了,刘元平叫来帮忙的年轻同志提着黄鳝笑嘻嘻问到:
“刘哥,这是您亲戚?”
刘元平白他一眼,“你看我老刘家祖坟冒青烟了,能有这么水灵的亲戚?我这是正规采购,你可别瞎说。”
年轻同志尴尬笑笑:“刘哥,我不是那意思。”
刘元平想,你知道个屁。
这周亭这上下一打量就知道是个农村户口的,就连招工的都没有资格的。
城市里的,能的就招工跑去工场了,再不济的识几个写都去干销售员了,工资多还稳定。这干个体户的,辛苦不说,到来头也赚不到几个钱。被熟人遇到了也没面子,城里头谁会让自家女儿去干这个。
刘元平虽然只是一个搞后勤采购的,但在单位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那也是个老油条,将周亭的出身也猜中个七七八八。
他也没说瞧不起周亭,人实在长得太漂亮哪天飞上枝头变凤凰,也说不定呢。
周亭不知道刘元平是如何看待她的,只要有生意做,有钱赚的,刘元平怎么评价她并不重要。在钱面前,就说得很难听又有什么关系。
周亭这黄鳝卖了招代所完了以后,再去菜市场把剩下的鸡蛋叫卖出去。
为什么刘元平不顺手把周亭的鸡蛋也给一把收了?周亭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招待所每天用的黄鳝不能保证斤数,但鸡蛋是常备的,不过人家招待所好歹是事业单位,不像平民百姓一样要买高价蛋。
要收也是按公家的价钱去收。这公价收要1.2元/斤,周亭从别人那收的价就要1.2元/斤了。这刘元平要买她的鸡蛋不是让她赚钱,而是要她不赚还亏钱呀!
这全完光了,周亭真觉得是一身轻松。这数着小钱钱ヽ(??▽?)ノ,周亭笑开了花。然后在菜市场逛逛看看要买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