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不回周家-第2/2页

加入书签
    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差别太大了。

    工厂招工,各种单位要人,面向的都是城镇户口的居民。农村户口只能在土里刨食,脱离农村户口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婚姻一个是会念书——靠婚姻也不稳定,一般城镇职工家庭,也不一定能办成“农转非”的大事!只要像周淑兰一样,靠考上大学最稳当,一下子就跳出农门成了注定的城里人。

    做城里人有多么难,徐淑君就算再相信周亭,也不敢做这个梦。

    倒是徐大勇听了挺感兴趣。

    “搬去城里也行,不一定是商都,也不拘是不是楼房,在县城里买两间平房要不了多少钱。”

    商都市那么多人,周亭母女搬去那里谁也不认识,周亭的名声差就不耽误她找对象了。听见徐大勇都认可,徐淑君半信半疑:

    “真的能行?”

    周亭重重点头,“说了要带您过好日子呢,当然能行!”

    在商都买房算啥,她手里要是有余钱,在房价大涨前学习温州炒房团,杀到京城和沪市一买就是一栋楼,这投资回报率可比干什么实业都厉害!

    可能是周亭描绘的未来太动人了,徐淑君心里不敢信,又忍不住想相信。

    农村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包产到户后农民的日子虽然比六七十年代强,但也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远着呢。特别是中牟县这边的乡下,也不是沿海地区的农村,没有经济作物,也没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徐淑君不懂分析整个地区的经济形势,她只需要看看大河村,看看七井村以及周围人过的是啥日子,周亭留在乡下,未来会是啥样,真是一眼就望到了头。

    因为周亭周亭名声不堪,徐淑君都不敢想她能找到啥样的好对象。

    但周亭的话让徐淑君有了期待,要不怎么说她和徐大勇是亲兄妹呢,两个人的思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搬的远远的,那不就是没有人知道周亭名声不好了?

    她女儿这样能干,又没有名声的拖累,凭啥不能找个好对象?

    徐淑君把心里的石头去掉大半,她都没空去想周家的事了,周大军来了咋办,她是不会回去的。周家没有分家,她就算做的再多,赚到的钱也是要上缴的,都会给周淑兰和周鹏送去。有时周大军喝酒了还打人。徐淑君知道自己没本事,但周亭一个人做生意多辛苦,她能帮一点,周亭就少做一点。

    乡下的闺女十**岁也就出嫁了,听说城里的姑娘都要等到20岁以后嫁人。

    要是有个正经工作的,20多岁再嫁人也不晚。

    徐淑君真是满身干劲,吃了饭她还主动去村里转悠,看看哪家有没有要卖的鸡蛋,有没有抓到黄鳝。想早点攒够钱在城里买房,别把周亭的人生大事儿给耽误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