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悯农二首-第2/2页

加入书签
   万万不要小看半成粮食,一亩地多半成粮食,一个男丁授田百亩,这就相当于多了几亩地的粮食了,就按亩产一石来算,那就是好几石的口粮了。

   李正看着这些地里的庄户们,忽然诗兴大发,便摇头晃脑地说:“锄和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盆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承乾等人眼前一亮,正想开口称赞,又听到李正说道:“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好诗!”李丽质叹服道:“这两首诗都说明了百姓们耕作的不易和粮食的宝贵,让人更为了解民间的疾苦,李正哥哥大才!”

   李正又装出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说:“高明啊,晋惠帝时,有地方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个故事我相信你早就知道了,但我要说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你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是你眼前这些穷苦老百姓辛辛苦苦地种出来的,你身为太子,国之储君,更加不能铺张浪费,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

   李承乾躬身道:“高明受教了。”

   随后,上千亩的土地在曲辕犁的助力下很快便开垦完毕,上千亩的棉花在棉花种植专家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播种了。

   同时,李正还派出了上千士兵,在从李世民手里租借的五万亩土地全部种下了土豆,又派了三五八团一个连的士兵去监督庄户们打理土豆地。

   李正画的那个曲辕犁的图纸早就被李承乾派人带到了李世民面前,而且还跟他说了这个曲辕犁的好处。

   李世民见到后大喜,因为是李正所造之物,所以他还是十分相信的,于是他马上命工部大量打造曲辕犁分发百姓,争取在春耕时多种一些粮食。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