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中秋宴会

加入书签


“要不老子送他一盒月饼算了!”

   “什么月饼?你说错了吧,那明明叫胡饼,没见识。”金胜曼白了李正一眼。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呵呵,我要是造出来了,你又如何?望了上次的教训了?”李正挑衅地对金胜曼说。

   “赌!我不相信夫君每次运气都是这么好!”金胜曼赌气地说。

   李正便跟金胜曼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于是李正便开始忙活了,他叫人用红砖砌了个烤炉,然后叫人买来盐、白砂糖和碱面(苏打粉)。

   然后他往大麻籽油内加适量白糖后,搅拌均匀,之后加入盐、白砂糖和碱面,继续搅拌。再加入适量的冰糖增加口感,搅拌成粘稠状。

   李正又将适量的面粉与上面的材料搅拌均匀,

   再放入撒一把干面粉,将面皮揉成长条、切成合适的小块备用。

   之后又把将红豆浸泡后煮烂压成泥后加入大量冰糖作为馅料,再取出适量豆沙馅用面皮包裹住,用一个木工师傅临时刻出的压模将月饼胚胎压入模中,一个个印有“中秋月饼”字样的月饼便弄出来了。

   最后,又叫人端来蛋黄液,用刷子把蛋黄液刷在月饼外皮中间,然后把烤炉烧红,用个铁制托盘放好月饼,放入烤炉中,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月饼便做好了。

   李正看着刚出炉的月饼,心里也是有一点成就感,这是后世的他在小时候就学过的技能,想不到来到大唐还用得上。

   “你们几个看明白了吗?今天开始大量做这月饼,然后用油纸一个个包好,九个一盒,放入上好的檀木盒中,我有大用。”

   “大厨”李正对旁边几个买来的“学生”厨子说。

   “小人学会了,王爷果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厨子们纷纷拍起了马屁。

   李正拿了几个月饼,用油纸包好进入了金胜曼的闺房,却看到衫原美咲也在这里。

   “呵呵,美咲啊,这段时间天天造香水,也不见过来陪陪老子,我可是想你得紧啊!”

   李正一边盯着她丰满的身体,一边乐呵呵地说。

   “大王,是王妃说她跟你打了个赌,让我也来赌你输的。”衫原美咲低着头,后面越说越小声。

   这时金胜曼走了过来,看着李正,笑着说:“老公,你那月饼做好了?嘻嘻,我猜肯定做得不昨的。”

   李正拿出一块月饼用力一扯分为两块,递到了金胜曼和衫原美咲的手上。

   “这是?”金胜曼和衫原美咲看着手中的半块月饼,异口同声地说:“这便是夫君所说的月饼?”

   “正是,娘子们一试便知。”李正呵呵一笑。

   金胜曼拿出了手中的月饼,张开小嘴轻轻地咬了一口,豆沙的细腻甘甜让她感到十分享受,于是便说:“嗯,这月饼确实够甜的,不错不错,老公,你太厉害了。”

   衫原美咲也拍着李正的马屁,说:“大王确实厉害,做什么都出人意料!”

   “那你们两个吃饱了没有?要不要吃一个?”李正问。

   “吃饱了。”金胜曼和衫原美咲异口同声地说。

   李正便换上一副猥琐的表情,坏笑道:“你们吃饱了,为夫却还没吃饱,来来,今天一起去鸳鸯戏水一番。”

   说完,便拉着她们二人进了浴池,里面有一个超大的浴缸,刚好三个人可以一起沐浴……

   很快便到了八月十五的下午五点左右,李正去了厨房,把厨子们弄好的三百盒月饼装满了一辆马车,再牵着金胜曼的手登上另一辆马车,向着太极宫武德殿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