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默苦笑道:“前者修行是将自身与天地隔绝在外,只求自我自在,故而被他视作小道。后者则认为世上一切皆无,弘忍看来虽然比前者神秀要高明一些,仍旧未见本心,然最后他将自身衣钵传授给了慧能。”

    略作停顿道:“这位弘忍大师的衣钵其实也不过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陈默思考良久,才将坛经上所述之事回忆起来。可陈默却并无太多领悟,毕竟他不修佛,也不修道,他只是世俗之人。

    惊鲵也与陈默一般,虽说听完,却并无开悟之感,不过却也感觉得出陈默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蕴含了极高深的境界,可到底如何高深,也无法琢磨出来。

    赤松子却不一样。

    何为修道?

    修道即修心。

    正因如此,他能理解什么是本心。

    在他看来,本心其实就是道。

    心便是道。

    故而他认为未见本心,其实就是道。

    见得本心,其实便是悟了道。

    陈默说完这个故事,赤松子进入了一种很奇妙的状态。

    只见赤松子口中不停念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一双眼时而如浩瀚巨海,时而若无尽深渊,时而如无垠宇宙,时而如一阵和风细雨,时而似电闪雷鸣。

    除此之外,赤松子四周也生出了一种很奇妙的能量波动。

    四周的一切时而变成灰白色,时而又恢复原状。人也时而虚,时而实。

    惊鲵拉着陈默往后退开,她虽然从未和道家交过手,却也知道此时赤松子进入到了一种很奇妙的状态之中。

    这一刹那间至少展现出了三四种道家功夫,如天地失色,和光同尘等。

    陈默当然也不笨,知晓赤松子正在顿悟,目中不由露出羡慕之色。这些话明明从他口中说出来,但他却无法领悟其中奥义,反倒是其他第一次听闻这一番话的人,所有领悟。

    陈默忽然又生出自己才是工具人的感觉。上一次生出这种感觉还是在念端大师哪里。上上一次则是惊鲵哪里。

    陈默不由自我怀疑,难道我的悟性真这么差吗?

    其实并非陈默的悟性差,而是经历太少。

    惊鲵、念端大师、赤松子等人能从陈默话语中得到启发,只因为他们在遇上陈默之前,已有了身后的积累,只需要有人小小点拨,自能突破现有枷锁,得到更深的体悟。

    可陈默却不一样。

    他五花八门的东西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可也只是知道,而不理解,亦或者说一知半解。故而没有法子达到赤松子等人那种开悟的境界。

    不一会儿,惊鲵、陈默瞧见不可思议的景象。

    眼前的赤松子,竟忽然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陈默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

    惊鲵也难以置信,他知道道家和光同尘这门道法,若能有所领悟,纵然现身于他人面前也不会被人察觉。可他也知道纵然视像上消失了,但还是可以凭借其他方面感受到这个人的存在。

    可赤松子不但视像上消失了,甚至气息也已消失了。

    一个念头不由在脑海浮现——天人合一。

    据说道家修行到极高境界,便能做到天人合一。

    难道赤松子忽然开悟,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