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区风正紧。冰冷的空气里若有若无地夹杂着一股恶臭。
恶臭来源于街边的矮墙后。那墙高不足两米,用土砖砌成,至少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墙头嵌着碎玻璃尖,可见当年这道墙后也有什么值得贼人惦记的东西。在官方标记里这个区域是待拆除的旧市场,它原本是老城街坊菜市场,砖砌的铺面台子,自搭伞棚防晒挡雨。
当年这一带很热闹,虽然算是违反城市规划,但解决了周围老街坊的菜篮子问题,所以成了三不管地带。新旧城拆替,周围经过了整体重新规划和搬迁,变成四面聚居的中心点,其中,两面都是本城人,一面是外省华人,还有一面则是日韩印马杂居。这样的格局使得这个菜市场成为低温区著名的地下黑市之一。
可以最早搞到内迁名额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外省人觉得居住在此的本地人不入流,日韩印马更是不好惹,如今蜗居在此,一心觉得委屈。至于旧成都的老人,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洋鬼们挤了生存空间,更是没由来得心头起火。
这里一边激化着大家的矛盾,一面润滑了大家的往来。临时政府严格管控所有物资的分配,但新成都这样的核心都市是新世界的物质总闸之一。众所周知,有公就有私,有私就有弊。这个夹在低温区和中温区之间的地下黑市鱼龙混杂,合法的、非法的、卖命的、买命的,润滑着这个城市严格管制下的运转。
秦扬推开一个破铁皮遮挡的入口,走进了市场。早在几十年前铺好就没人管的水泥地坑坑洼洼的,分不清地上是黑泥还是积水,露天的排水沟被不知名的东西堵满。仔细看的话,排水沟里经常会发现针头和带血的绷带——这一带的几位大哥也定时出钱打扫,但这种东西去之不尽。
「哥们儿,麻烦打听个人,我找汉刘梁。」秦扬找了一个看似面善的人问道,他来过这个地方,但是不熟悉。这个名字是负责稽查违禁品跨境的罗星告诉他的。秦扬手上最重要的线索是那辆车。一辆汽油引擎的大排量车,先不管伪装外型等基本手段,它始终是一辆油耗很大的车。如今,汽油是A2军级管制物资,车主从哪里搞到足够消耗的高标号汽油,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新成都地下黑市对车和油最熟的人是谁?罗星告诉秦扬就是菜市场的「汉刘梁」。名字里带「汉」又带「刘」字,不必多问便可想而知。
面善的汉子上下打量着秦扬,白眼一翻,没有理他。官面的人不受待见,中温区的人能认出高温区那种「趾高气扬的脸」,低温区的见中温区的也如是。虽然秦扬他们早觉得自己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样子,脸上又挂着顽劣相,但是毕竟骨子里透着精英气质,与低温区被折磨得心性尽失的普通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没办法,他只好再找人打听,接连问了三四个人,才有人不耐烦地往西边指了指。
秦扬顺着那人指的方向挤过人群。远远看见一个台子上站着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大概有四十来岁,台下围了几十个人。中年人看起来非常显眼,一身长衫,头挽发髻,顶上立着仿古的冠,好像
知乎用户2LL3NZ道士一般模样。
「这就是这些龟儿子的下场!」汉刘梁满口四川话,嘶声力竭地喊,台下传来欢呼般的应和声。「他们把我们的地盘让给洋鬼子!让给小日本儿跟棒子!日你妈!日你仙人板板!」
他的话惹得台下又一阵欢呼声。「妈哟,抗日战争还莫得一百年的嘛!当过兵的还没有死绝的嘛!」他涨红了脸,「妈卖批。说啥子龟儿子小日本儿冻死了咋办?冻死了?」
台上台下突然齐声喊起来:「冻死了你妈卖批缩回乌龟壳里头去撒!」
秦扬听得寒毛倒竖,早就知道这位「汉刘梁」是皇汉党,真没想到自己竟遇到皇汉党集会现场。市场东北角不到两百米处就有不少日本移民。秦扬路过的时候,看见两个文身的人,虽然他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但文身的图案一直纹到了下巴。听到这边的叫嚣声,那边不时有人看过来,窃窃私语。
随着全球内迁,排外主义浪潮越来越高涨,东亚复杂的历史恩怨更加剧了矛盾。「这儿是啥地方?」汉刘梁大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