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陈玉清

加入书签


我出门一趟,晚些回来。

 陆征点头答应了一声,说道:先生晚上还回来吃吗?

 不用。

 陈长安道了一句,接着便出了道观。

 道观的门再次关上。

 陆征看了一眼身旁的桃儿。

 桃儿摇了摇头,也不知道先生是要去哪。

 陈长安下了山后便直奔临溪坊。

 城隍庙中香客络绎不绝,陈长安走入其中,庙中檀香香火直冲鼻尖。

 他环顾了一翻四周,紧接着便见两位巡游迎上前来。

 巡游拱手道:临溪坊日巡游见过陈先生!

 老城隍可在?陈长安问道。

 先生这边请。

 在两位巡游的指引下陈长安来到了城隍庙的某处偏殿里。

 偏殿的门被关上。

 老城隍现身在前,拱手道:小神不知先生造访,有失远迎。

 寒暄过后,老城隍便引陈长安上前落座。

 陈长安开门见山,说道:陈某想跟老城隍打听一个人。

 老城隍听后点头道:先生尽管问便是,只要是临溪坊的人户,小神都知晓。

 陈长安道:这个人叫做陈玉清,九百年前曾是临溪坊人士。

 九百年前?

 老城隍愣了一下,九百年前,他都还不是城隍呢。

 老城隍轻抚白胡,说道:这我恐怕得好好找找。

 没事,找吧。

 陈长安说道:这个人本名可能不是这个,但姓陈应该不会有错,老城隍可以找找九百年前姓陈的人家。

 老城隍点头答应了一声,接着便开口道:判官何在!

 面前忽的升起一阵白雾。

 阴司判官身着一袭紫黑长袍,现身堂前。

 下官见过城隍大人,见过陈先生。

 老城隍说道:九百年前,临溪坊中可有姓陈的人家?

 判官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接着说道:城隍大人,九百年前的话,恐怕下官得仔细找找。

 找,立刻。

 是!

 判官一刻不敢耽搁的就开始找了起来。

 随后又招来了几位阴差一同翻找着户薄,九百年前的人,他们都没有太多了解,毕竟那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上任。

 不过好在曾经有过留案,只是找起来费些时间而已。

 阴差们一连翻出了几百本册子,经过将近一个多时辰的翻找,总算是找出了这个九百多年前的陈姓人家。

 禀大人,九百年前只有一户姓陈的人家!

 判官说道:陈家只有父子二人,父名陈千云,子名陈十七,这二人起初是上京人士,后来在景全六年七月到的临溪坊,至此长住于此,陈千云平生无妻,死于景全十一年八月,而在他死后,其子陈十七就离开了临溪坊,不知道去往了何处。

 城隍转头看向陈长安,问道:可是先生要找的人?

 陈长安说道:应该是了。

 判案上可有陈千云相关的记述?城隍大人问道。

 判官点头道:回禀大人,有是有,但是上面记述的是无功无过,判的中平,早早的就入了轮回了。陈长安听后说道:有劳了。

 判官低头道:陈先生客气了。

 随后老城隍便差他们退下了。

 老城隍问道:这个陈十七,是先生找的那个陈玉清吗?

 陈长安点头道:是他没错,此人离开临溪坊之后便去寻仙问道了,如今尚在。

 老城隍则是有些惊愕,说道:我临溪坊竟还出过修士。

 陈长安笑道:陈某算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算出此人曾在临溪坊待过一段时日,本名都不曾算出来。

 竟连先生都没能算全

 老城隍说道:这人竟有这般道行。

 他转言问道:那他是得罪了先生?还是

 陈长安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只是有一桩事与他有些干系,并无恩怨。

 这样吗

 老城隍本来还想请陈长安喝茶的,陈长安找了个借口推脱了一下,随即便离开了城门庙。

 老城隍出门相送,待陈长安走后,便又回去看了一眼那案中有关陈十七的记载。

 他的确是没想到,这临溪坊中竟还出过这般道行高深的修士。

 陈长安离开之后则是在想着这个陈玉清。

 自从他学会卜算之道后,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直觉告诉他,这个陈玉清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搞不好是一方大能。

 而且那柄桥下悬着的剑,有可能也是他有意放在那的,似乎早在几百年前早就算到那黑蛟会借道此地。

 只是陈长安想不明白,这个陈玉清拦着这条水路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