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和厂长为此都找过马六飞谈话。他们都语重心长地,态度诚恳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给他讲道理,讲这次提拔李晓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马六飞本应该马上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好好工作。但是,这个马六飞好像是彻底伤透了心,根本不为所动,照样我行我素。最后,党委书记和厂长也都在十分惋惜的同时,放弃了对马六飞的培养。
“李晓亮提拔以后,工作态度自然很积极,工作认真努力,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大约又过了一年多,技术科科长调到七分厂当厂长去了,李晓亮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技术科长。
“还有一个叫郭彦均的大专生,听从了领导的劝告,在消极了一阵子后,他转变了态度,继续努力工作。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就被提拔为材料科的副科长。又过了一段时间,就被调到四分厂当了副厂长。他和李晓亮两个几乎同时担任的分厂厂长。
“而原来最被人看好的马六飞,从此彻底沉沦了。两年后,一直闹情绪,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他,被从厂部机关清理出来,到车间当了一个副主任,几乎就是个工人。马六飞以后就更加破罐子破摔。
“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提倡干部年轻化,李晓亮,郭彦均都被列为第三梯队,就是被重点提拔的对象。接下来,李晓亮和郭彦均又先后被厂里安排到高校去深造。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李晓亮从七分厂厂长的任上,被调到同方县任县长。到马六飞在外贸皮毛厂破产倒闭沦为下岗工人时,李晓亮已经是有十三个县、市、区的大市----子川市的市委书记。而那个郭彦均更是了不得,已经是邻省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了。
“而此时的马六飞,只是一个生活困难的下岗工人。和李晓亮和郭彦均两个比起来,不论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水平,无疑是天壤之别。谁能知道,这不过是他们年轻时的一念之差。有谁能够想到,那个时候,在北林地区的省外贸皮毛厂,李晓亮和郭彦均他们两个根本就不如他马六飞。其实,在下车间时,马六飞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弥天大错。就是那个一念之差,让他成了一个芸芸众生,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李晓亮他们,却成了高官,成为了上层人物。马六飞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没有一点用。马六飞早就知道,闹情绪,最后只会毁掉自己的前途,毁掉自己的一生。但是,他马六飞幡然醒悟的实在是太晚了,早已经于事无补。当他自己明白过来,想要努力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想,只要努力工作,痛改前非,当个车间主任应该没有问题,干到退休时,也许可以当上分厂的厂长。但是,他已经没有了时间。等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车间主任,厂子也就要破产了。他这个正科级的车间主任,和普通工人没有啥区别,下岗回家。哪怕他是个副县级的分厂厂长,都可以调到其他单位,甚至可以进政府的机关部门,不会像现在这样,彻彻底底地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撕心裂肺、痛彻骨髓的深痛教训,让马六飞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马洪刚身上。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决心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儿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讲给了儿子听。并把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告诉了他。
“马洪刚也为父亲感到深深的惋惜。当初,如果父亲不闹情绪,可能现在也会成为一个大官,就是不济,也能舒舒服服地在哪个局里当个副局长。因为当时他们的外贸皮毛厂的科长们,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副县级。和现在许多城市的科长都叫处长相比,那时的人们,是相当地低调。
“现在,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大小,还是看你的行政级别。是否拥有较高行政级别,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许多大老板,手里有很多钱,最终没有混上行政级别,而导致终身遗憾。
“马六飞的儿子马洪刚,牢牢记住了父亲这个血的教训,也是铭心刻骨的教训。如果当初父亲,不是没有提拔而闹情绪,并且把情绪闹得让领导对他彻底失望,那他马洪刚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没有关系、没有金钱、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马六飞就是因为闹情绪,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还毁掉了他儿子,甚至孙子的大好前途。想想看,如果马六飞不闹情绪,也许他的儿子马洪刚就是官二代,也有可能是富二代。现在,马洪刚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二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晓亮提拔以后,工作态度自然很积极,工作认真努力,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大约又过了一年多,技术科科长调到七分厂当厂长去了,李晓亮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技术科长。
“还有一个叫郭彦均的大专生,听从了领导的劝告,在消极了一阵子后,他转变了态度,继续努力工作。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就被提拔为材料科的副科长。又过了一段时间,就被调到四分厂当了副厂长。他和李晓亮两个几乎同时担任的分厂厂长。
“而原来最被人看好的马六飞,从此彻底沉沦了。两年后,一直闹情绪,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他,被从厂部机关清理出来,到车间当了一个副主任,几乎就是个工人。马六飞以后就更加破罐子破摔。
“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提倡干部年轻化,李晓亮,郭彦均都被列为第三梯队,就是被重点提拔的对象。接下来,李晓亮和郭彦均又先后被厂里安排到高校去深造。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李晓亮从七分厂厂长的任上,被调到同方县任县长。到马六飞在外贸皮毛厂破产倒闭沦为下岗工人时,李晓亮已经是有十三个县、市、区的大市----子川市的市委书记。而那个郭彦均更是了不得,已经是邻省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了。
“而此时的马六飞,只是一个生活困难的下岗工人。和李晓亮和郭彦均两个比起来,不论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水平,无疑是天壤之别。谁能知道,这不过是他们年轻时的一念之差。有谁能够想到,那个时候,在北林地区的省外贸皮毛厂,李晓亮和郭彦均他们两个根本就不如他马六飞。其实,在下车间时,马六飞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弥天大错。就是那个一念之差,让他成了一个芸芸众生,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李晓亮他们,却成了高官,成为了上层人物。马六飞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没有一点用。马六飞早就知道,闹情绪,最后只会毁掉自己的前途,毁掉自己的一生。但是,他马六飞幡然醒悟的实在是太晚了,早已经于事无补。当他自己明白过来,想要努力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想,只要努力工作,痛改前非,当个车间主任应该没有问题,干到退休时,也许可以当上分厂的厂长。但是,他已经没有了时间。等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车间主任,厂子也就要破产了。他这个正科级的车间主任,和普通工人没有啥区别,下岗回家。哪怕他是个副县级的分厂厂长,都可以调到其他单位,甚至可以进政府的机关部门,不会像现在这样,彻彻底底地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撕心裂肺、痛彻骨髓的深痛教训,让马六飞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马洪刚身上。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决心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儿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讲给了儿子听。并把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告诉了他。
“马洪刚也为父亲感到深深的惋惜。当初,如果父亲不闹情绪,可能现在也会成为一个大官,就是不济,也能舒舒服服地在哪个局里当个副局长。因为当时他们的外贸皮毛厂的科长们,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副县级。和现在许多城市的科长都叫处长相比,那时的人们,是相当地低调。
“现在,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大小,还是看你的行政级别。是否拥有较高行政级别,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许多大老板,手里有很多钱,最终没有混上行政级别,而导致终身遗憾。
“马六飞的儿子马洪刚,牢牢记住了父亲这个血的教训,也是铭心刻骨的教训。如果当初父亲,不是没有提拔而闹情绪,并且把情绪闹得让领导对他彻底失望,那他马洪刚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没有关系、没有金钱、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马六飞就是因为闹情绪,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还毁掉了他儿子,甚至孙子的大好前途。想想看,如果马六飞不闹情绪,也许他的儿子马洪刚就是官二代,也有可能是富二代。现在,马洪刚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二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