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以虚写实:象征性意蕴写法

加入书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专题的第一个专题——高考写作专题,今天是第二讲:思辨性作文以虚写实,在上一讲当中,我们比较深入的分析了思辨性作文的写作核心,最终得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叫一分为二,第二个关键词叫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的这种写法主要针对于矛盾性的作文话题或者是矛盾性的写作对象,在上一讲当中主要是从一分为二的视角,仔细的分析了17年江苏卷的考题有关于车所代表的生活节奏的变快,引发我们思考这样的一种变化所带来的利和弊的两个方面,今天,我们想通过上次课得出的以虚写实的这种方法给拓展一下,深入的展开和思考,叫以虚写实的本质究竟在什么地方,同时我们也把它拓展到其他的作文材料中来思考。

说到以虚写实,一般是类似于上次我们说的车,还包括接下来像18年的两篇作文,也是先跟大家分享一下18年的这两个作文材料,18年的江苏卷,它的作文材料是这样说的: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18年的江苏卷这个考题主要是让大家写作一个对象叫语言,它和17年江苏卷的车一样,都是给了大家一个具体的写作对象。我们再看另一篇,18年的天津卷,作文材料是这样的: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那么我们综合起来来看呢,这三个作文材料本质都是一样的,一个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写车,一个是让我们写「器」,一个是让我们写语言,那么我们发现这三个材料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它们把一个很实的东西交给我们去评价,来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所以按照我们上一讲当中的说法,车,如果你写任何一样的车,我们就会流于说明文的题材,那么「器」,无论是杯、盘、盏等等,我们也会流于说明文的形式,包括这个语言,我们把它分成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英语、汉语、德语等等,这样我们就都走进了一种说明文的题材样式当中,所以我们就考虑,像这样的写实性作文,拿出一个具体的对象,让我们来评价,我们应该具备一种能力,叫化实为虚。

那么在化实为虚的这个过程当中,我希望大家能深入的理解一种手法,本身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动词,这个词叫「象征」。我们从两个视角来领着大家分析「象征」的这种手法。

首先第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一个新闻,或者说是实时热点问题。2020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该是能够完成全球的组网工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我认为这也是一个2020年语文试卷当中比较高频的出题材料,就是有一个关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标志。

这种标志题,

声工厂

 《高考作文实战指南:思辨性作文写作技巧》,牢记网址:touwz.com一般它会设置两个问,大家来看看这个标志,写出它的构图要素,并且谈一谈它的寓意。那我们说这个构图要素,在这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的上面是一个北斗七星,中间是一个司南,中国古代辨别方位的仪器,下面是一个网格化的地球,我们说这个要素的时候,问题不大,比较有难度的是大家怎么能说出标志的寓意。

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核心的动词,也是在这其中融入的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法,我们管它叫「象征」。我们会谈北斗七星象征着我们北斗卫星的导航系统,司南象征着导航系统确立方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下面这个网格化的地球,象征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要为全球提供定位服务的。这个是我们透过这种抽象图案,判断出它的一种象征意。

在我们的现代阅读当中,也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的,比如说17年全国二卷考了一个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同学应该也接触到这样一个试题,在这个散文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说「窗子有哪些含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