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三山五峰中,五国并立,以仙灵山锦霞峰之北的锦霞国国力最盛;天灵山朝霞峰之南的朝霞国,与玉灵山云霞峰西段的云霞国次之;仙灵山栖霞峰南路的栖霞国,及玉灵山彩霞峰东段的彩霞国再次之。若长信玺仍在,我等自是无须害怕,可如今……」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似乎是警告所有的反对意见般,「无异于以卵击石。锦霞国索要无非是每岁银布币二十万两、粮草十万石,以此换取民生太平,未尝不可。」
看似有理有据的义正词严,又如此明显的战队右相秦巡,惹得以骠骑将军平远侯岑锋为首的许多臣子连声附和,纷纷称赞襄王思虑周全,爱国爱民,又请旨要与锦霞国修订盟约。唯独左丞相沈叔烨立于原地皱眉不语,似有满腹言论却不得机会吐露。
兴元帝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一旁的左丞相沈叔烨,默许般的轻轻点了点头。
世卿世禄的权官世袭本是数百年来的风气,但在百年前的「孤世之乱」后,当时的在位皇帝,即兴元帝的高祖祥泰帝,认识到世家大族并非都是才学之辈,而平民百姓中亦不乏才干之人,是以开始主张由地方乡吏及州郡长官推荐人才,至此官场始有寒门百姓。
之后的历任皇帝为了为朝廷选拔优秀的官员,也不断完善这一政策,而天顺帝继位后,更是以德行孝廉及才学为尊,不仅亲自参与选举征辟,且屡屡委以平头官员重任,打压权官世袭。
只是大多世袭世家大臣并不买账,在他们的心中,平头出身的官员仍是低贱无比。
是以左相沈叔烨虽为天顺帝亲自选拔,又一路连升至左相,可因着平民出身,亦未得封侯,终归是矮了一头,实不敢轻易开口。
如今得到小皇帝的默许,沈叔烨心下澄定,断然于一片嘈杂声中请旨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襄王殿下与右相大人之言万万不妥。且不提有辱国体,今番若允了锦霞国,他日若锦霞国以为我等可欺,变本加厉又当如何?他国若以此效仿,我等又该如何?」
此话一出,朝堂上刹那间又是一片安静。除了本就主战的商仕泓,又有几个零星官员似赞同般地点头,却是无人敢出声附和,只怕得罪了襄王李洁澔与右相秦巡。
「大胆!」
没料到沈叔烨当真敢当庭反驳,李洁澔气的面色铁青,于朝堂公然呵斥,全然不将坐在上首的兴元帝放在眼里,「不过是得先帝垂青提拔的一个平头左相,如何敢质疑本王与文昌侯!莫是要以下犯上吗?」
既已出言得罪,沈叔烨也不再收敛,心一横,不卑不亢的深施一礼,道,「襄王殿下言重了。臣心所系唯国而已,所言亦为国矣,只期为陛下分忧,何来以下犯上?倒是襄王殿下,陛下在首尚未言,殿下可是殿前失仪了。」
「你!」
被沈叔烨一番话堵得无话可说,李洁澔一口气闷在胸里,一只手不顾礼节直指沈叔烨。
两派局势已然明了。
「皇叔与右相为民生计,确是殚精竭虑,可大将军与左相大人之言却也不无道理。」
出言打断这尴尬的对峙,兴元帝拂袖而起。
「朕累了,今日便如此罢,明日再议。」
(二)
宣德殿内。
「福全。」
「陛下。」主管公公陈福全轻声应道,移步上前。
自下朝归来,兴元帝便是紧锁着眉头闭眼沉思,陈福全实在是担心得紧。如今她主动开口,陈福全自是连忙回应。
「且悄声去请小商大人,小崔大人及小沈大人前来。」似下了决心,放下不自觉揉着眉头的手,兴元帝道,「你知道规矩。」
这小商大人即商仕泓长子商瑾宸,自小聪颖,拜入前任国师、飞星阁阁主刘泫霖门下,刚及弱冠便已官拜羽林中郎将,加封右将军,大有继承其父衣钵之势,得许多人尊称他一声「商少将军」;
而小崔大人则是三朝太傅崔敬严之幼子、太中大夫崔知行,为人一向刚正不阿,讲理不讲情,一来二去便得了一个诨名「铁面相公」;
这二人与左相独子、如今的少府小沈大人沈思逊同为兴元帝太子时期的伴读,一同学习文武骑射,关系自是非同寻常。
兴元帝本不愿冒这样的风险,可看今日襄王与右相这沆瀣一气的模样,只怕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似乎是警告所有的反对意见般,「无异于以卵击石。锦霞国索要无非是每岁银布币二十万两、粮草十万石,以此换取民生太平,未尝不可。」
看似有理有据的义正词严,又如此明显的战队右相秦巡,惹得以骠骑将军平远侯岑锋为首的许多臣子连声附和,纷纷称赞襄王思虑周全,爱国爱民,又请旨要与锦霞国修订盟约。唯独左丞相沈叔烨立于原地皱眉不语,似有满腹言论却不得机会吐露。
兴元帝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一旁的左丞相沈叔烨,默许般的轻轻点了点头。
世卿世禄的权官世袭本是数百年来的风气,但在百年前的「孤世之乱」后,当时的在位皇帝,即兴元帝的高祖祥泰帝,认识到世家大族并非都是才学之辈,而平民百姓中亦不乏才干之人,是以开始主张由地方乡吏及州郡长官推荐人才,至此官场始有寒门百姓。
之后的历任皇帝为了为朝廷选拔优秀的官员,也不断完善这一政策,而天顺帝继位后,更是以德行孝廉及才学为尊,不仅亲自参与选举征辟,且屡屡委以平头官员重任,打压权官世袭。
只是大多世袭世家大臣并不买账,在他们的心中,平头出身的官员仍是低贱无比。
是以左相沈叔烨虽为天顺帝亲自选拔,又一路连升至左相,可因着平民出身,亦未得封侯,终归是矮了一头,实不敢轻易开口。
如今得到小皇帝的默许,沈叔烨心下澄定,断然于一片嘈杂声中请旨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襄王殿下与右相大人之言万万不妥。且不提有辱国体,今番若允了锦霞国,他日若锦霞国以为我等可欺,变本加厉又当如何?他国若以此效仿,我等又该如何?」
此话一出,朝堂上刹那间又是一片安静。除了本就主战的商仕泓,又有几个零星官员似赞同般地点头,却是无人敢出声附和,只怕得罪了襄王李洁澔与右相秦巡。
「大胆!」
没料到沈叔烨当真敢当庭反驳,李洁澔气的面色铁青,于朝堂公然呵斥,全然不将坐在上首的兴元帝放在眼里,「不过是得先帝垂青提拔的一个平头左相,如何敢质疑本王与文昌侯!莫是要以下犯上吗?」
既已出言得罪,沈叔烨也不再收敛,心一横,不卑不亢的深施一礼,道,「襄王殿下言重了。臣心所系唯国而已,所言亦为国矣,只期为陛下分忧,何来以下犯上?倒是襄王殿下,陛下在首尚未言,殿下可是殿前失仪了。」
「你!」
被沈叔烨一番话堵得无话可说,李洁澔一口气闷在胸里,一只手不顾礼节直指沈叔烨。
两派局势已然明了。
「皇叔与右相为民生计,确是殚精竭虑,可大将军与左相大人之言却也不无道理。」
出言打断这尴尬的对峙,兴元帝拂袖而起。
「朕累了,今日便如此罢,明日再议。」
(二)
宣德殿内。
「福全。」
「陛下。」主管公公陈福全轻声应道,移步上前。
自下朝归来,兴元帝便是紧锁着眉头闭眼沉思,陈福全实在是担心得紧。如今她主动开口,陈福全自是连忙回应。
「且悄声去请小商大人,小崔大人及小沈大人前来。」似下了决心,放下不自觉揉着眉头的手,兴元帝道,「你知道规矩。」
这小商大人即商仕泓长子商瑾宸,自小聪颖,拜入前任国师、飞星阁阁主刘泫霖门下,刚及弱冠便已官拜羽林中郎将,加封右将军,大有继承其父衣钵之势,得许多人尊称他一声「商少将军」;
而小崔大人则是三朝太傅崔敬严之幼子、太中大夫崔知行,为人一向刚正不阿,讲理不讲情,一来二去便得了一个诨名「铁面相公」;
这二人与左相独子、如今的少府小沈大人沈思逊同为兴元帝太子时期的伴读,一同学习文武骑射,关系自是非同寻常。
兴元帝本不愿冒这样的风险,可看今日襄王与右相这沆瀣一气的模样,只怕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