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雨停,李渊走小路进军关中。他担心守将宋老生坚守不出,李建成和李世民说:宋老生勇而无谋,我们不断上前挑衅,不怕他不出兵。就算他坚决据守,我们也可以用反间计在朝廷造谣他谋反,说他想归顺我军,所以不肯出兵攻打。他担心被左右弹劾,怎敢不出兵?于是他俩带着几十名骑兵每日到城下大骂,宋老生大怒,果然出击。
李渊想让部队吃完饭再出站,李世民说完:机不可失。便领着骑兵直冲宋老生背后,手杀数十人,把刀都杀得缺了口,流血满袖,洗干净再战。
李渊让军中传言:已擒获宋老生。于是士气大振,大败宋老生,敌军尸体堆积数里。李渊先他赶往城门,关闭起来。宋老生下马跳入战壕,想趁乱藏起来,最终被唐兵杀死。
李渊入城后,赏赐战士军功,挑选当地丁壮,原关中士兵想返回家乡的也任由其去,收获了大批民心。有人进谏说赏赐太多了,李渊反对道:隋炀帝为了自己花销而吝啬赏赐,导致渐渐失去民心,有什么可值得效仿的?有士大夫自愿为他做说客,去说服前方的城池和豪杰。在他的帮助下,李渊成功招抚了关中最强叛匪孙华,还兵不血刃的得到了韩城。
到了壶口,百姓争相贡献舟船。李渊对部下说:前方守将屈突通精锐不少,但到现在也没来交战,足以知道手下并不为他所用,彼此上下相疑。他害怕被朝廷责罚,又不得不出战。如果他渡河攻打你们,我就进兵直击他后方,他必定防守不住。如果他全力守城,你们就阻断河道,扼守他前方咽喉。这样他还不逃走的话,必被擒获。此时关中虽然还没有被攻下,但大批豪杰前来投奔,一天就有一千人。
李渊打算放弃进攻屈突通,向西直插长安,犹豫未定。裴寂说:屈突通手握重兵,据守坚城。假如我们舍他而进攻长安,没有攻下的话就腹背受敌了,此危道也。不如还是进攻,长安倚仗屈突通作为外援屏障,攻克了他也就等于攻克长安了。
李世民不同意:兵贵神速,我们凭借这几次战胜的威名,携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向西,长安之人必定望风而惧。智慧来不及谋断,勇力来不及使出,攻陷长安就好像秋风扫叶一般容易。若滞留这座坚城之下,使他们得以加固守备来图谋我们,导致众心离散,则大事去矣。况且屈突通就是个只求自保的奴仆罢了,不值得担忧。李渊同意了他的意见。
当年杨玄感和李密进入关中时面对的也是相似的抉择,结局却大相径庭,不禁令人唏嘘。而当年平定杨玄感叛乱的卫文昇,此时已老朽,听闻李渊军队已逼近长安的消息,忧惧成疾,不再参与军事决策。
李渊率军渡河,关中士民争相归附,像市集一样。李渊派世子李建成司马刘文静驻守在永丰粮仓,守住潼关来抵御东边可能到来的援军。另派李世民带领数万人直逼渭水。屈突通听闻李渊已向西,率军来追,被刘文静阻遏,想投奔潼关,又被李渊军占领,只得退守北城。
李世民所到之处,吏民盗匪归降如流水。他收拢豪俊,募兵泾阳(长安附近),得军九万。甚至有女子李氏,带领精兵一万人在渭水之北投靠他,号称娘子军。城尉房玄龄前来拜会,李世民与他一见如故,立刻请他担任自己的谋主。房玄龄也感叹得遇知己,竭忠尽力,知无不为。
马邑郡丞李靖,素与李渊不和,李渊进城后就想把他杀了。李靖大呼:您举义军就是为了杀忠良壮士的吗?李世民在旁边帮他一再求情才得救,将他纳入了自己的幕府。
李靖年少就有非常之志,颇具文才武略。他舅舅——隋朝猛将韩擒虎就曾摸着他的头说:可与之谈论将帅谋略的,只有此子了。多亏了李世民,不然日后那个灭东突厥平吐谷浑破南梁的大唐战神,中国历史十大名将之一,在李渊这里就已经折戟了。
那是一个十月的冬天,李渊终于攻入长安,安营在春明门,号令全军集合,众达二十万。当年起兵时,留守的官员掘了李渊的祖坟,毁了李家宗庙。李渊知道后哀嚎恸哭,觉得自己对不起先人,但也已经没有退路,只得咬牙前行。现在看着威风凛凛,兵强马壮的李家军,对得起自己这一路的颠沛流离,他欣慰地笑了,然后默默擦了擦眼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