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隋炀帝(3)-第4/6页

加入书签
 虞世基外表审慎沉稳,内心奸诈异常,颇得宠爱。亲戚朋党依靠他的关系买官卖官干涉刑狱公开从事贿赂,朝野之人都嫉恨他。他谄媚地顺从炀帝的心意,群臣的奏折违逆心意的全都摒弃不奏,治理刑案采用严刑峻法,论功行赏又过于刻薄。所以他的恩宠一日比一日隆盛,隋朝的政治一日比一日败坏。此时的山西少年李世民已有了夺取天下的志向,但他的父亲李渊压根不想造反。有次突厥进犯山西,李渊守备不利被打得大败,正担心被朝廷降罪十分忧虑。李世民趁机屏退左右,试图说服李渊:今主上无道,百姓穷困,晋阳城外皆为战场。您若只守小节,迟早会被治罪灭掉。不如顺应民心,发动义军,转祸为福,这是上天赐予的良机啊!

 李渊大惊:你怎能说出这种话,我要把你抓到朝廷那里去请罪。于是拿出纸笔准备写奏折。

 李世民平静地下跪说道:我所观察到的天时与人事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您一定要抓我,我不推辞。

 我哪会忍心告发你,以后别再乱讲话了。李渊将他扶起。

 第二天,李世民又劝说李渊:叛军一日多过一日,遍及天下。您承受诏命平定叛乱,但贼兵却越打越多。前车之鉴,如果灭贼不利,朝廷会怪罪我们,如果灭贼成功,朝廷更会忌讳我们。哪条路都是危险,只有昨日所讲的话才是万全之策。

 李渊叹了口气:我整晚都在考虑你的话,确实有理。将来如果咱们家破人亡就是你的缘故,如果能转危为安,也是你的功劳!

 彭城(江苏)刘文静因为与李密是姻亲被关在太原的监狱,李世民前去探望,刘文静说:天下大乱,没有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才能,是无法平定的。

 你又怎么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呢?我来找你,就是来商议大事的。李世民掸了掸身上的土。

 现在陛下巡游江南,李密围攻洛阳,天下叛军不计其数,应妥善利用这个机会。取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兵,现在太原百姓为了躲避叛军全都在城中。我曾做过几年太原县令,熟知他们中的豪杰猛将,若征集起来,可得十万兵。加上令尊所率的几万兵,趁虚向西进入关中,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刘文静说道。

 正合我意!李世民抚掌而笑。于是暗中放出刘文静,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宾客。

 李渊和副监裴寂十分要好,每次闲聊都通宵达旦。刘文静想通过裴寂来说服李渊,于是引着他与李世民交游。李世民特意拿出了几百万钱与他赌博,故意一次又一次地输给他。裴寂非常高兴,天天与李世民游玩。之后李世民就将起兵的打算告诉了他,他也同意了帮忙。

 炀帝因为李渊抵抗突厥不利,派遣使者前来问罪,李渊大惧。李世民和裴寂趁机劝说他起兵,李渊终于同意了,开始了暗中部署。但后来使者又来赦免了他,官复原职,于是李渊又暂缓了起兵的计划。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李渊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个性格最终害了他自己和李世民的兄弟们。

 晋阳的司马行军左勋等官员也都劝李渊起兵:此乃商汤周武王之举也。

 李渊回复说:商汤和周武王我是不敢比了,但求生存,你们说的话我会考虑的。

 裴寂也多次催他。终于,李渊命刘文静假造文书,调集太原雁门马邑的百姓,年纪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全部募集为兵,号称要攻打高丽。

 郡守王威和牙将高君雅看到大量军队聚集,怀疑李渊有异心打算告发,被身边人密告给了李渊。

 甲子日,李渊命李世民伏兵在外,召王威高君雅前来问事,顺势收押了他俩,治以暗通突厥的罪名斩首示众。后来突厥居然真的来了,百姓都认为是王威高君雅招来的。李渊下令将所有城门打开,晚上派兵暗中出城,白天就张扬旗帜,鸣击战鼓。突厥无法探测虚实,非常疑惑,滞留城外两天不敢进军,最终离开。

 此时也有人建议李密西取关中,李密无奈地说:确是上策,我也考虑了很久。但现在昏君还在,围攻我们的军队也还很多。我所统领的兵马都是盗匪出身,难于管理,家属又都在山东。眼看着洛阳还没有攻下来,谁肯随我西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