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子一样的还有杨素,这个稳定隋朝社稷,扶持炀帝上位的第一功臣,也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他身患重病,炀帝表面十分礼遇,赐上等药材,背地里却反复询问御医他什么时候死。他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对弟弟杨约说:我这一生,功名利禄都已到了极点,哪里还需要再活下去呢?当年7月,杨素与世长辞。他这一生,军旅为家,却靠着政治斗争身居高位。因炀帝取得权位富贵,又因炀帝灰飞烟灭,跟陈霸先一样落了个被挖坟掘墓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请往后看。
炀帝即位后就像个暴发户,特别喜欢向蛮夷外族炫富。他特地召见了突厥的启民可汗入朝,然后搜罗天下技艺精湛的乐工进宫奏乐。在芳华苑大宴,放出了名叫舍利兽的神兽,它跳来跳去弄得周围都是水,还有珍稀的龟鳖鱼虫,放养的满地都是。又找来几个人头顶竹竿,上面还有人跳舞,还有杂耍的师傅口中吐火,也就是现在的杂技。这些表演的人身上都穿着华丽的服饰,把洛阳和长安的丝绸都快用光了。炀帝也灵感大发,写出很多冶艳的篇章,命令乐工编成乐曲然后唱出。突厥人哪见过这阵仗,启民可汗感叹道:这才是该有的生活啊。十分仰慕汉民族的文化和风采,请求解掉辫子(当时突厥是绑辫子的),来效仿隋朝的风貌人情。炀帝大悦,对身边人说:这些蛮夷外族能够归服,是卿等的功劳啊。
炀帝经过雁门(现在山西),看到太守丘和上贡的食物非常精致美味,当下就赏赐他升了官。等到了马邑,正赶上太守是个生活简朴的人,没有任何贡献。炀帝很不高兴,当即下令让他去找丘和,好好学学怎么招待皇上。自此,炀帝所到的地方,当地父母官都竞相搜刮百姓以取得丰盛奢靡的食物来给他。
后来,炀帝出兵塞外炫耀武力,直接突入到突厥部的涿郡(现在河北)。突厥的启民可汗特别召集了当时奚族室韦族的酋长前来觐见。隋朝的武卫将军长孙晟看到牙帐里长了很多草,想下令让他们各部落来割除,以彰显天子威仪,于是指着帐前的草说:这棵草很香啊。
启民可汗闻了闻:一点都不香啊。长孙晟说:我们大隋天子所到之处,接待的诸侯从来都是悉心准备,来显示十分的诚心。现在帐里这么多青草,如果不是因为它有沁人心脾的香味,怎么可能还没有拔掉呢?
启民可汗恍然大悟:这是奴的错!是我们边远地区的人不懂礼数,多谢将军教诲。说着立马拔出佩刀,身先士卒的割起草来。于是各部族酋长也正争相效仿他。炀帝听了,更加欣赏长孙晟。
长孙晟作为隋朝著名的外交家,一向大气沉稳,足智多谋,常年与突厥等外夷打交道。文帝时,有一次突利可汗通过他向隋朝告密,说突厥内部的都蓝可汗在秘密建造攻城器具,想要进攻隋朝的大同城(山西)。于是文帝下令让杨谅高颎杨素出兵防御。都蓝可汗得知后大怒,当即集结兵力进攻突利可汗,杀光了他的家人兄弟。突利可汗只得与长孙晟向南逃跑,身边只剩几名骑兵。突利可汗觉得自己打了败仗,如果投降隋朝会被看不起,不受礼遇,想投奔其他部落。长孙晟知道后,暗中派遣使者到镇子里举起烽火。突利可汗看到周围四处都是火光,询问长孙晟怎么回事,长孙晟蒙骗他:我们大隋的法令,贼兵少就举两处烽火,贼兵多就举三处。现在这到处都是烽火的形势,说明贼兵漫山遍野啊!突利可汗大惧,不再敢出城,最后投降到了长安。
后来,长孙晟育有一儿一女。女儿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而儿子长孙无忌,帮助唐太宗赢得了玄武门之役,又帮助唐高宗取得了皇位。可谓一家皆能人,虎父无犬子(女)。
炀帝十分倾慕秦始皇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所以征调民夫百万来修筑长城,还大肆花销来经营远方蛮夷,疏通西域。但同时他又改变不了自己商纣王秦二世的生活习惯,没有一天不修建宫室,不荒淫享乐的。
当时天下承平,百姓丰实,主要是之前的文帝打下的基础。但炀帝却把财富都用在了外人身上,经常请外族蛮夷入朝做客。曾将所有的外族酋长集聚在洛阳,盛大地演出百戏,方圆有五千步那么长。演奏乐器的就有一万八千人,声音传到了几十里之外。从黄昏到天亮,灯火通明,整整一个月没有结束,所耗费的钱财不可胜计。同时,外族途经的郡县也下令要重金接待他们。命令张掖武威等对外重镇,男女必须装扮华丽,披金戴银,来显示中国的强大。凡是衣服车马不够鲜艳的,郡县都要加以监督改进。弄得当地官员都疲于迎来送往,所耗甚多。后来各个外族请求进入中原做买卖,炀帝也为他们安排。让各地的店主都重新修饰店面,将珍贵的货物全摆出来,卖菜的也得坐在最名贵的龙须席上卖。只要外族客人经过酒食店,店主就要邀请他们进来,让他们吃饱喝足还不能收他们钱,就说:我们中国物产丰富,吃饭喝酒从来不花钱。外族的客人都赞叹惊奇,中原还有这种好事,看来我们对天下的了解还是太少。后来,有个外族人找到了当地官员说道:我看路上还有一些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原人呢。当地官员瞬间羞愧地不知怎么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炀帝即位后就像个暴发户,特别喜欢向蛮夷外族炫富。他特地召见了突厥的启民可汗入朝,然后搜罗天下技艺精湛的乐工进宫奏乐。在芳华苑大宴,放出了名叫舍利兽的神兽,它跳来跳去弄得周围都是水,还有珍稀的龟鳖鱼虫,放养的满地都是。又找来几个人头顶竹竿,上面还有人跳舞,还有杂耍的师傅口中吐火,也就是现在的杂技。这些表演的人身上都穿着华丽的服饰,把洛阳和长安的丝绸都快用光了。炀帝也灵感大发,写出很多冶艳的篇章,命令乐工编成乐曲然后唱出。突厥人哪见过这阵仗,启民可汗感叹道:这才是该有的生活啊。十分仰慕汉民族的文化和风采,请求解掉辫子(当时突厥是绑辫子的),来效仿隋朝的风貌人情。炀帝大悦,对身边人说:这些蛮夷外族能够归服,是卿等的功劳啊。
炀帝经过雁门(现在山西),看到太守丘和上贡的食物非常精致美味,当下就赏赐他升了官。等到了马邑,正赶上太守是个生活简朴的人,没有任何贡献。炀帝很不高兴,当即下令让他去找丘和,好好学学怎么招待皇上。自此,炀帝所到的地方,当地父母官都竞相搜刮百姓以取得丰盛奢靡的食物来给他。
后来,炀帝出兵塞外炫耀武力,直接突入到突厥部的涿郡(现在河北)。突厥的启民可汗特别召集了当时奚族室韦族的酋长前来觐见。隋朝的武卫将军长孙晟看到牙帐里长了很多草,想下令让他们各部落来割除,以彰显天子威仪,于是指着帐前的草说:这棵草很香啊。
启民可汗闻了闻:一点都不香啊。长孙晟说:我们大隋天子所到之处,接待的诸侯从来都是悉心准备,来显示十分的诚心。现在帐里这么多青草,如果不是因为它有沁人心脾的香味,怎么可能还没有拔掉呢?
启民可汗恍然大悟:这是奴的错!是我们边远地区的人不懂礼数,多谢将军教诲。说着立马拔出佩刀,身先士卒的割起草来。于是各部族酋长也正争相效仿他。炀帝听了,更加欣赏长孙晟。
长孙晟作为隋朝著名的外交家,一向大气沉稳,足智多谋,常年与突厥等外夷打交道。文帝时,有一次突利可汗通过他向隋朝告密,说突厥内部的都蓝可汗在秘密建造攻城器具,想要进攻隋朝的大同城(山西)。于是文帝下令让杨谅高颎杨素出兵防御。都蓝可汗得知后大怒,当即集结兵力进攻突利可汗,杀光了他的家人兄弟。突利可汗只得与长孙晟向南逃跑,身边只剩几名骑兵。突利可汗觉得自己打了败仗,如果投降隋朝会被看不起,不受礼遇,想投奔其他部落。长孙晟知道后,暗中派遣使者到镇子里举起烽火。突利可汗看到周围四处都是火光,询问长孙晟怎么回事,长孙晟蒙骗他:我们大隋的法令,贼兵少就举两处烽火,贼兵多就举三处。现在这到处都是烽火的形势,说明贼兵漫山遍野啊!突利可汗大惧,不再敢出城,最后投降到了长安。
后来,长孙晟育有一儿一女。女儿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而儿子长孙无忌,帮助唐太宗赢得了玄武门之役,又帮助唐高宗取得了皇位。可谓一家皆能人,虎父无犬子(女)。
炀帝十分倾慕秦始皇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所以征调民夫百万来修筑长城,还大肆花销来经营远方蛮夷,疏通西域。但同时他又改变不了自己商纣王秦二世的生活习惯,没有一天不修建宫室,不荒淫享乐的。
当时天下承平,百姓丰实,主要是之前的文帝打下的基础。但炀帝却把财富都用在了外人身上,经常请外族蛮夷入朝做客。曾将所有的外族酋长集聚在洛阳,盛大地演出百戏,方圆有五千步那么长。演奏乐器的就有一万八千人,声音传到了几十里之外。从黄昏到天亮,灯火通明,整整一个月没有结束,所耗费的钱财不可胜计。同时,外族途经的郡县也下令要重金接待他们。命令张掖武威等对外重镇,男女必须装扮华丽,披金戴银,来显示中国的强大。凡是衣服车马不够鲜艳的,郡县都要加以监督改进。弄得当地官员都疲于迎来送往,所耗甚多。后来各个外族请求进入中原做买卖,炀帝也为他们安排。让各地的店主都重新修饰店面,将珍贵的货物全摆出来,卖菜的也得坐在最名贵的龙须席上卖。只要外族客人经过酒食店,店主就要邀请他们进来,让他们吃饱喝足还不能收他们钱,就说:我们中国物产丰富,吃饭喝酒从来不花钱。外族的客人都赞叹惊奇,中原还有这种好事,看来我们对天下的了解还是太少。后来,有个外族人找到了当地官员说道:我看路上还有一些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原人呢。当地官员瞬间羞愧地不知怎么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