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隋文帝(1)-第4/4页

加入书签
 首先就是文帝的知心挚友高颎,他进言道:陛下如此善待南方陈朝,彼方不但不知恩反而数次侮辱。所谓主上受辱,臣子当死,现在是我们为您分忧的时候了。我有一策——我大隋所处江北,地寒,田里庄稼成熟较晚。陈朝所处江南,水田,成熟较早。我们可计算好收获时间,征集少量兵马扬言偷袭,陈朝必然驻兵防卫。这样就能延误他们的收获时间,影响他们的农作。等对方部队集结完毕,我们就卸甲而退,以逸待劳。如此数次,对方必会以为我们只会吓唬不会真进兵,懈怠了防备。到时我们再大军迅速渡江,直指建康城(现在的南京),消灭南陈可谓易如反掌。另外,江南地势低洼阴湿,屋子都是用茅草和竹子做的,粮食并没有储备在地窖。我们派人暗中潜入,放火烧他们粮仓,等他们重新建好了就再烧。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定兵疲民穷,粮食财力枯竭,不是我们的对手。

 妙!文帝欣慰地笑着,满是欣赏的看着高颎,就依卿家之计!

 于是,将领杨素和贺若弼也争相进献平陈之策。

 隋朝第一大将杨素,用兵颇有谋略,御兵齐整,但也残忍嗜杀。只要下属犯错当斩不论亲疏绝不留情。监斩的时候,面前,血流成河,他,谈笑自若。打仗时,但凡没有攻陷敌阵就退回来的,不管多少人,杀!杀完再派下一波,攻不下来再杀。所以将士们都是抱着必死又害怕的心态去战斗的,当然更害怕的是杨素而不是敌人。虽然如此,能跟着他打仗的都走上了升迁的快速路:即使很小的军功他都会详细记录上报,加上文帝对他的宠幸,他身边的人升迁速度远比其他将领快得多,所以大家也乐于追随他。而他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无论打仗还是朝堂斗争,舞台都在不久的将来。

 贺若弼,也是一员猛将,鲜卑族。他的父亲贺若敦当年因为居功自傲对朝廷出言不逊,被责令自尽。贺若敦临死前把他叫到床前,拉出他的舌头,用锥子使劲刺,都刺出了血。望着一脸震惊不解的他,贺若敦语重心长地说:儿啊,我立志平定江南的梦想是实现不了了,你是我的儿子,我相信你能完成为父的心愿。但自古功高震主者皆粉身碎骨,若你他日功成名就,切记为父就是因为多嘴死的。唯有谨言慎行,才能保住你的命啊。所以之后每次想起父亲的叮嘱,贺若弼口中都会泛起一阵阵疼痛和血腥。只可惜从日后的结局来看,他还是没听他父亲的话。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