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我们总是看到有些人,他们很有能力,但是收入很普通。而另外有些人呢,看起来很平凡,却过着十分富足的日子。那关于金钱,究竟内在有什么秘密呢?有钱人和穷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改变的两种方式,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所谓第一序的改变,就是在原有的框架和假设下努力,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而第二序的改变,是换一种框架,跳出原来的框框。那今天呢,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更明白,我们究竟和有钱人差在哪儿。
一.思考:怎么改变一个人的财富
不知道你还记得团长在发刊词里讲过的那个案例吗?在我的一次线下课里,有一个说自己受够了穷的男学员,我请他上台,他聊钱的时候手一直发抖,后来想到了小时候因为偷钱被爸爸暴揍一顿的事情。
当然他有后面这些表现,是因为我在现场做了引导,我留意到了他身体的反应,并且引导他去关注自己的身体。有一本书叫《身体从来不会忘记》,你可能听说过,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会把我们以为忘记的东西记录下来,身体是知道答案的。所以我顺着他的身体,就能带他回到他童年这个经历。
那当他情绪平复了一下之后,我问他:这件事让你对金钱产生了怎样的想法?他说:我被钱害死了,我这辈子都被钱害死了。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认为钱是害人的,那他怎么可能会让钱靠近自己呢?即使头脑中很想挣钱,但潜意识也会制造各种阻碍,不让自己挣钱挣得太顺利。
所以说在那一刻,他把「我这辈子都被钱害死了」这个想法当成了事实,这就是我们稍后会讲到的认知的融合。后来我不断挑战他,帮他认识到,不是钱害的他,而是因为没钱害的他。他突然间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那这个过程呢,我们把它叫做认知的解离,就是把想法跟事实分开。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好玩的特点,就是我们总把我们自己的想法等同于事实,其实我们的想法仅仅是我们的想法而已,它并不是事实。当我们能够把它们区分开,就可以不再被原来的想法所限制,整个人生都会发生改变。这个学员后来见到我的时候,就很兴奋地跟我说:「团长,自从那一年做完那个个案,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个案,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财富呢?团长究竟改变了什么,才让他后来变得有钱了呢?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请允许团长来分享两个行为认知心理学流派的理论。
二.认识两个理论:ABC和ACT
法则
第一个理论叫做ABC法则,是由美国的一位叫埃利斯的行为心理学家提出的。A呢,就是我们每天碰到的事件;B是我们的信念或者叫想法;而C呢,就是我们的行动或者反应。这个法则就是说,我们的行动和反应,往往跟我们面对的事情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取决于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不同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和反应。
我经常在我的课程中举这么一个例子,有些人认为运动有利于健康,但是另外一些人认为乌龟一动不动活千年。那有前一种想法的人,他会有什么行动呢?他会坚持运动,对吧?于是,他会有一个好身材。那后一种人呢,他的行动就是安静,不喜欢运动。那结果很可能就是,身体会发胖。这就是说我们的想法或者叫信念,决定我们的行为,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情,取决于我们大脑中想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