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初入职场的 4 个心理学必修技巧

加入书签


1

初入职场,在开始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学技巧,其中第一个就是「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一个职场小白能否吸引别人的注意,可以从他的着装、谈吐、举止,包括一些细微的动作,如眼神、表情、说话的声音等许多方面都能给人产生好或不好的印象。

印象的好与不好,每个人都不一样,标准没法统一。

但总的来讲,只要是专业的行为,一般都能给人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比如在谈判的时候,如果你把一叠厚厚的资料放在谈判桌上,会给对手一个什么感觉呢?

对手肯定觉得你对这个谈判非常重视,做了很充足的准备,表示你对他非常重视,也说明你很专业。

如果我们的一些文档资料和数据是通过一张皱皱巴巴的纸递交给对方,对方会是什么感觉呢?

他肯定觉得你对他不够重视,至少对这次谈判不太重视。

因此,如果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做到很专业很认真,会给对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1957年,一个叫陆钦斯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两段不同的文字向一群人描述一个叫吉姆的学生,第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是乐观、开朗、友好、愿意与人交往;第二段文字的关键词是内向、呆板、容易害羞。之后,他让这些人跟吉姆接触。

结果显示,那些接受了第一段文字信息的人,多数人都认为吉姆是一个外向、友好的人;那些接受了第二段文字信息的人,多半都认为吉姆是一个内向、害羞的人。

当再把其他信息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多数人都比较相信自己接触的第一份信息,而第二次发放的材料影响甚微。

这说明什么呢?人们对后面获取的信息有明显的定向性。

换而言之,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都以第一印象为框架,去理解他们之后获取的关于这个人的相关信息。

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首因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且持久的影响,并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第一印象是好的,那么人们在之后的了解中,就更愿意去发掘对方身上美好的品质;如果第一印象很糟糕,在日后的交往中,人们会更偏向于去揭露对方身上令人讨厌的特质。

第一印象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倾向,倘若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今后再怎么努力,都很难消除对方的偏见。

所以,墨菲定律就提醒我们,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去塑造第一印象。

那么,如何才能在交往中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有以下四个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注意外表形象。

一般来说,别人对你的印象首先体现在衣着穿戴方面,其次才是言谈举止。

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和衣着打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因此一定不能忽视外在形象。当然,!

 《墨菲定律:让你远离倒霉的职场生存利器》,牢记网址:touwz.com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