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月怀胎的呵护与期盼,你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小宝宝,全家人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之中。
可是刚出生的小宝宝一句话都不会说,看着好着急,宝宝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你应该怎样对待你的小宝宝呢?
今天这节课我就告诉你一个月的小宝宝有哪些特点。
从出生到28天时被称为新生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月子」里的宝宝。由于这一时期的宝宝有许多特别的地方,所以医学界对此有专门的团队来研究月子宝宝的特点。
那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新生儿都有哪些不同的意识状态呢?
小宝宝从母亲的腹中降生到世上,很多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外界还不能一下适应,所以ta们会有很多的睡眠时间,需要较多次数的吃、喝,容易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惊跳,常常表现为宝宝突然出现的四肢抖动,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极度缺乏安全感,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需要得到更多的抚慰和呵护。
所以,我们除了要了解宝宝的生理特征外,还需要了解ta们的意识状态,这对科学地养育宝宝有很大的帮助。
新生儿所有行为活动是有规律的,按照觉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可分为6种意识状态,包括:
两种睡眠状态: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
三种觉醒状态: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
此外还有一种是介于睡和醒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瞌睡状态。
1、安静觉醒状态
在这种状态时,新生儿是很机敏的,ta们会安静地注视着你,专心地听你说话,ta的眼睛睁得很大,明亮、发光。
新生儿这种安静觉醒状态的时间是很短的,生后第1周约占一天时间的10%,以后几周逐渐增多。在这种安静觉醒状态下,最适于与宝宝「玩」(如和宝宝对视、交流),此时ta对外界有很好的感受能力,是ta们「学习」的好机会。
2、活动觉醒状态
一般新生儿在吃奶前或烦躁时,全身活动增加,眼和脸部活动也增加,有时运动很剧烈,甚至出现自发的惊跳。有时活动呈阵发性,伴有特殊的韵律。
这些新生儿的行为表现,是在向你传递信息,说明ta们需要什么或对外界的环境刺激产生了紧张。
此时如果准确地满足了宝宝的需求,比如喂奶,或者是给予宝宝贴近妈妈心脏的搂抱,会让宝宝感到很安全,这个过程可以促进父母和新生儿共同学习如何进行交往。
3、哭的状态
小宝宝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是ta和人交往的主要方式,哭是宝宝的语言,表达各种意愿或不适,所以爸爸妈妈要学会识别宝宝的哭声。新生儿哭时,四肢有力地活动,眼可张开或紧闭,脸有时变得很红。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相信自己天生就具备了辨别孩子哭声的能力,只是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细心观察宝宝哭的原因并尝试给予合适的回应。
如宝宝饿了,会出现觅食的表现,同时伴随着哭声,而此时给予宝宝及时喂奶,宝宝得到满足后就不哭了,这个哭声会和ta生气时的哭声或痛苦时的哭声不一样的,细细体会就能辨别出来。
4、瞌睡状态
瞌睡通常是宝宝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着,眼睑出现闪动,眼闭上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有!
《0-6 月宝宝发育训练:儿科医生带你科学早教》,牢记网址:touwz.com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