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学国学,我教大家一个方便法门。
先把它的篇目全部记住。譬如讲《论语》二十篇,篇目你一一都记住,《孟子》七篇,篇目全部记住,譬如讲你读《庄子》,甚至《庄子》三十三篇,都应该全部记住,这个很容易记,你花个半天时间全记住了。
知其篇目,然后记其章句。然后再从它的章句开始,里边有什么好的词章,什么好的句子,有些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譬如讲读《孟子》,你读到《公孙丑》这里边就有一篇文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那么这段故事是什么呢?宋国有个人,宋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个小国家,有个人,他的苗老不长,他就把它拔一拔,拔一拔,他茫茫然归,这个人智商不够高昏头昏脑就回来了,就告诉他儿子讲我的苗长高了,结果他的儿子一看,苗则槁矣,苗已经死了。他说天下不助苗长者很少,认为没有用而舍的人,是不耕田的人,揠苗助长的人,非徒无益而又害。这个故事很容易记住吧,你记住了,《公孙丑》的篇章你也知道了。
你再进一步想,他为什么讲这段话?孟子讲这段话,原来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告子的,他净做花拳绣腿的功夫,不认真读书,这和揠苗助长是一个意思,孟子是通过这个故事批评那些,不求实际而图表面的人。好,孟子这个思想你也知道了,对不对,像这种故事很多。
譬如讲孟子最重要的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已经习见为常的词了,可是是见于孟子这些书,当你读《孟子》发现的时候,你会大快乐、大欣喜,原来本在这呢,这就是我想我们读书的快乐之所在。所以我讲读史书、读经典,你往往最初从这些故事产生了爱,这个方便法门打开以后,你再去追求微妙法门,那么就有意味。
我想做学问呢,都读过王国维的《!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