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不轨之臣

加入书签


br />

    琅琊郡发生暴动,上百名民夫杀死城邑的小吏,攻破粮仓大肆劫掠,事了带上家小躲入山中。

    往后半月,不断有流民逃窜,加入其中,俨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王凉本想派兵镇压,却被丞相劝阻。

    孙仁主动请命,前往安抚督办。

    他身负治水之功,深受青州诸郡百姓感怀,又屡屡提拔低微士子,于郡县官吏中都颇有威望。

    青州一行,他天然具备旁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王凉思索片刻,允其决定。

    授下天子金令,又派禁卫随行,吩咐青州刺史全力配合。

    ……

    义陵城。

    近来有关贼寇作乱的消息,大范围在城中传播。

    诸如某家富户被灭族,某条河道被占据……

    混乱和无序的气息,恍若硝烟弥漫,化作一道乌压压的黑云,盘踞在城池上空,令人满心晦暗。

    恐慌的情绪很快扩散。

    本就衣食匮乏,如今又有性命之忧。

    这日子没法过了!

    李常笑懒洋洋地靠在摇椅上,手里举着半碗茶水,小口小口抿着。

    不同于旁人的惊慌,他很是淡然。

    淡然并不源于自身的倚仗,而是来自对事实的洞察。

    他可以笃定。

    贼寇的消息为假,制造恐慌才是真实目的。

    这些年,李常笑每日都会到集市,打探衣物粮油的物价,还有关于长安方面的消息。

    数十年如一日,熟能生巧。

    他已经可以凭借物价波动,推断整个武陵郡,乃至荆州的局势平缓。

    半年来,物价虽有上浮,可依旧在合理范围。

    意味着武陵郡内的生产、生活、交易,都在武陵侯的控制之中。

    他没有理由,眼睁睁看着自家口中的肉,被贼匪夺走,消息大抵是子虚乌有。。

    连兵器都凑不齐的贼匪,在人数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上全副武装的郡兵,无异于鸡蛋磕石头。

    抛开重重迷雾。

    硬要替如今的局面寻一个解释,李常笑更加倾向于——

    谋反。

    武陵侯作为皇室姻亲,坐镇一郡多年,可谓位高权重。

    手中掌握的人脉力量,以及依靠郡县金钱豢养的私兵,都是一个未知数。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毫不夸张的说,在武陵郡,崔道的一句话比王凉都管用。

    他上回假借“呼风唤雨”之名,李常笑就察觉到了些许异样,现在则更添几分笃定。

    毕竟装神弄鬼、图谋造反的人物,正史上比比皆是。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他们每一个挑出来,段位都不在崔道之下。

    眼下的局面,只是用来扩张武力的一个名分罢了。

    ……

    三日后。

    城中贴出告示。

    征募成年男子为县卒,表现上佳者,还可选入郡兵。

    这则告示算是回应了百姓的请求,最下方还附上了侯府的印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