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元鼎驾崩

加入书签


br />

    南卫将军李匡,大太监阴疑,二人调动兵将,奉旨迎淮安王入宫。

    与此同时,驻扎司隶的北卫将军,暗中得到传唤,调集北卫全军戒严,防止郡国方面的异动。

    建章宫。

    淮安王接掌了建章宫和长乐宫两宫的兵马,具备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他当即将王妃与世子接到建章宫。

    未央宫处,元鼎帝栖居的大殿布置了重兵防守,每一步就有十名士卒盯梢,可谓铜墙铁壁,戒律森严。

    因为梁王的介入,宗室中不同的声音得到压制。

    可到了朝臣的层面,淮安王受到的阻力要大得多。

    长安群臣团结在一起,倒不是铁了心反对淮安王即位,而是希望逼迫淮安王做出让步,以维持自身现有的利益。

    淮安王何等心性,知道眼下可不是退步的时候。

    邀买人心,示敌以弱,两者的结果相同,可意味却截然不同。

    天子与朝臣的博弈蕴藏其中,谁若是露怯,对方必会乘胜追击。

    一旦成势,未来数十年的君臣朝堂由此奠定。

    淮安王不甘心受制于人,可碍于眼下实力不足,只能借由奏折的往来,隔空与朝臣进行博弈。

    阴疑和李匡坐视一切,并没有插手的意思,他们凭借拥立之功,就足以保全余生了。

    倘若继续掺和,只会交恶朝臣,以淮安王如今的势力,不足以开出让他们涉险的回报。

    淮安王心里着急,却是想到了岳家,当即借由王妃的渠道,向王家求援。

    魏郡。

    王道左接到淮安王亲笔,知道这是收获的时刻,一道道命令经他之口下达,王家庞大的机构彻底运转。

    一方面,他传令王家的当代家主,要他拜访各家郡望,发动王家数代积累的人脉和人情,最大限度替淮安王造势。

    其中包括颍川荀氏等姻亲,以及一众师生故旧的寒门,甚至远在凉州的唐侯李氏,王家都送去了帖子。

    唐侯虽然不看好王家,可念在同出一源的份上,还是愿意鼎力相助。

    作为大汉全境最强的勋贵,凉州李氏全力施展下能够撬动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

    譬如陇西郡,由于毗邻凉州的缘故,自是受了李氏的影响。

    与之相同的,还有北地郡的世家大族。

    最后还得算上,朔方,幽州,并州,这三大边境中,昔日鲁王出兵结交的人脉,如今像是雨后春笋般壮大,在三州之地编织成了一张蛛网。

    眼下新君继位在即,倘若施以援手,未必不能谋取更大的利益。

    于是,响应唐侯号召的世家越来越多。

    消息传回魏郡,王道左大为惊讶。

    本来只是抱着一试的想法,现在的收获远远超乎他的预料。

    唯一可惜的是,凉州李氏没有亲自出面。

    王道左只是稍加感慨,并没有指责,或是用大秦的名分裹挟,因为凉州李氏展露出的力量,已经值得王家正眼相待。

    同时,王道左也认清了一个事实。

    或许,先祖当年对鲁王的认知有所偏颇。

    可事到如今,数十年前,由王家两代家主撒下的网,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刻。

    魏郡王氏,恰如开弓之弦,断然没有收回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