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世事难料”!
端阳节后不久,六月上旬的一天,临近黄昏之际,世玹散衙回到家里,浑然不像往日那样的慈眉善目,而是拉长了脸,像是被人欺负了一般,无视家中诸人,径直走向内宅住房里面,进门就把门关了不说,竟然还把门闩上了……
张氏觉得非常奇怪,不由问他道:“老爷,你今天这是怎么了?神神秘秘的,像是丢了魂儿似的!”
世玹闻言一叹道:“你说对了,我还真是快把魂儿都丢了……”说着话儿的同时,还又把窗户给关严实了,这才把张氏拉到房间最里边的角落里,附耳对她私语道:“我跟你说啊,今天在衙门里头,风闻贵妃娘娘的义子谋反了……”
“啊!”张氏听了大惊,一个趔趄,险些滑倒。
世玹眼疾手快,急忙拽住她胳膊,捂住她嘴巴,急嘘道:“噤声,这事儿还未证实,千万不可泄露了!”
张氏脸色很是难看的轻声道:“这太平盛世,安乐祥和的,怎么就会有人谋反,而且竟然还是贵妃娘娘的义子?老爷不会失心疯,说胡话了吧?”
世玹惨然一笑道:“若只是我失心疯倒是小事儿,大不了看看医生就好了。倘若传言是真,那可是搞不好就要家破人亡的呀,唉!”
张氏顿时手足无措的道:“那可怎么办呀,老爷?”
世玹沉吟片刻,道:“此事实在非同小可,你先悄悄的收拾一下细软之物,千万不要泄露天机了!待我去秦府走一趟再行定夺吧!”
次日一大早,世玹便急急忙忙的赶去了秦府。
秦远遵见他来了,似乎早有预料,也不打招呼,劈头就问:“世兄是为那事儿来的?”
世玹庄重地点头道:“还是进到屋子里面再说吧!”
两人走进秦府内宅的书房,秦远遵将门窗关严了,又吩咐下人不得打扰,然后向世玹庄重地道:“这里绝对安全,有话但说无妨!想必世兄是为安禄山谋反之事而来的吧!”
世玹神色凝重地点头道:“看来传言是真的了,然而此事非同小可,贤弟可否确信?”
秦远遵道:“确信无疑,小弟收到秘密战讯了!”
世玹道:“可是愚兄实在不解:当今太平盛世,一片安乐祥和,安禄山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诛灭九族的谋反大罪呢?”
秦远遵道:“详情暂且不明,毕竟小弟长居后方,久不知兵,不免信息有些不通,只是听说那安禄山是以清君侧之名谋反,其中缘由大致可以想见……”
世玹道:“愿闻其详!”
秦远遵道:“安禄山谋反,实乃趁虚作乱,对于他来说,大致有四个有利条件:第一、玄宗皇帝任用将领,全凭自己的好恶。许多名将,如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等,都不受待见。唯一受待见的却是老将哥舒翰,此可谓朝中无将;
边关没有大将镇守,安禄山由外域向内地攻打的时候,完全可以有恃无恐。
第二、朝廷所有的军队都囤积在边关。只因玄宗皇帝意欲效仿汉武帝,封禅夸耀武功,致力于开疆拓土,想把整个北方的突厥、吐蕃等边关少数民族全部统一起来,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他和汉武帝不同:汉武帝开疆拓土靠的主要是卫青、霍去病等亲戚。他们打下来的江山,也都是自家人的,谁会造反呢?
可是玄宗皇帝不一样,他手下开疆拓土的人,都没有至亲,自然不会特别卖命,因此安禄山才敢于谋反。
第三、当朝虽然表面上处于盛世,但实际上整体贫富悬殊,官员贪腐成风,百姓非常不满,因此安禄山振臂一呼,百姓也就如干柴遇烈火般,要么跟着他一哄而上,要么遇见他摧枯拉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