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特殊病人·大公司老总,不信任林风~~

加入书签


和谐,

 心外科。

 一大早,心外科主任杨汉梅教授,进到科室,就听到周围的医生,正在飞速议论着昨晚的新闻。

 “林医生太厉害了,竟然搞出了二尖瓣返流的治疗手术!”

 “这下,我们国内的800多万的患者,有救了!”

 “国外那些人,一直都封锁这些先进的技术,这下被林医生突破了。”

 杨汉梅教授纳闷。

 二尖瓣返流?

 林风搞了一个新的技术?治疗这东西?

 他回到办公室,叫来学生,问详细情况。

 当了解完全部情况之后,杨汉梅教授吃惊了!

 “林风,竟然会做这个手术?”

 ……

 介入科,

 介入科的医生们,这时候也是同样的惊讶。

 林风竟然突破了二尖瓣返流手术!

 震惊!

 心中狂喊666~~~

 其中,

 林风的师兄朱志安,更是跪在地上,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

 ……

 消息传遍整个和谐医院,

 无数医护人员都在兴奋议论,狂喊666……

 而院长这边,也从秘书口中知道了消息,惊呆之余,心中想着:

 “林风可是我们和谐的人才啊!”

 “必须让林风,在我们和谐医院建一个二尖瓣返流手术的项目组啊!!”

 于是,打电话给急诊科张国峰主任。

 借人!

 张国峰主任一听。

 苦逼了!

 马勒戈壁的,

 林风才回帝都,还没上班呢,你们就要借人了?

 坑不坑啊喂!

 ……

 ……

 此时,

 林风,回到了急诊上班。

 一大早,

 坐诊。

 打开叫号机。

 18“请黄汉,到3号诊室就诊……”

 很快,

 一个58岁的老人,满脸痛苦,被儿子搀扶着,一脚一步慢慢走进了诊室。

 “坐下,说一下怎么回事……”

 经过一番问询,

 总结如下:

 ·黄文汉,男性,58岁,既往高血压史10年,最高180/100hg,未规律治疗。吸烟史30年。

 ·入院前3小时晨起后自觉心前区疼痛(前面病历提到的心梗的发作区域,含义:心脏在体表的投影),范围约1掌大小,可放射至背部及左颈部,伴胸闷、憋气。

 林风听完之后,

 第一反应是:「心绞痛」,「心梗」!!林风:“休息有缓解吗?”

 病人黄文汉痛苦着脸:“没有,一直痛……”

 林风:“有吃过什么药吗?来的路上?”

 儿子:“有,去了药店,问店员,买了硝酸甘油,本来我是想买速效救心丸的,但是店员说硝酸甘油效果更快更好……”

 林风点头,

 两种药都是治疗心绞痛的药。

 林风:“有没有效果?”

 儿子:“一点点,但是很快就没了……”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最好、最有效的针对性用药。

 如果硝酸甘油不行,那病人就可以排除心绞痛。

 那就考虑「心梗」、「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急性胸痛常见的病因。

 两者在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发病诱因、致死率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但是,两者的治疗原则存在矛盾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若出现两者误诊,将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主动脉夹层通常需要通过主动脉cta(增强ct,造影)明确。但不是每个胸痛患者都能做这个的,特别是病情危重的,更是要慎重,经常无法行主动脉cta检查。

 而心电图,又可能会被误诊。

 要继续检查。

 “抽个血,做个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里面,有一个指标是「d-二聚体」。

 「d-二聚体」:人体交联纤维蛋白的特殊降解产物。

 它是检查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方法。

 敏感性非常高。

 主动脉夹层发生时,动脉内膜撕裂和破损,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假腔血栓,引发凝血级联瀑布反应,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迅速升高。

 当d-二聚体水平临界值为500ng/l时,其检测敏感度98;当水平临界值界定为100ng/l时其检测敏感度高达100。

 ……

 一个小时后,

 病人带着检查结果回来。

 ·d-二聚体指标,上升4倍!

 ·这个程度,动脉夹层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心肌梗死。

 随后,林风给病人黄文汉做了一个心电图,它的动态演变,也跟心肌梗死后动态演变不一致,反而跟主动脉夹层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