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银行-第3/3页

加入书签
    军中是使用银圆和铜圆最早的地方,十万雄兵,再加上数万的民政人员,每个月都是几十万贯钱的支出,而且军中是强制性的使用,所以很快,银圆和铜圆就被推行了下去。

    银票数量巨大,携带方便,安全易藏,背后又是宣抚司这座大山,商贾无人不喜欢。慢慢地,宣抚司治下的地方,包括大宋朝廷控制的江南,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新的货币。

    一元的银圆为七钱二分,100个银圆的重量有72两,带在身上极为沉重,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时,商贾都喜欢用华夏银行的“银票”,信用可靠,快速方便,使用效果极佳。

    大量的银圆、铜圆放在身上,锵锵有声,白花花的光泽更是炫眼,所以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财不露白”,“白”便是指银圆而言。

    郑二的银钱今天被偷,

    就是大量银圆放在身上的结果。52个银圆,三四斤重,鼓鼓囊囊的一大堆,小偷们不偷他偷谁!

    由宣抚司铸造银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杜绝了官员利用“火耗”之利,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中饱私囊。官员没有了火耗之利,就没有借口压榨百姓,引起时局动荡,天下不安。

    宣抚司通过铸币,尽享火耗之利。一元的银圆含银为七钱二分,价值却为一两银子。宣抚司耗银七钱二分,若除去铜钱,最少也有两成的火耗剩余。”

    在宋朝这个时代,官府机构对于百姓,还没有服务的概念。因此,百姓对银行在开账户、提取、汇兑现银是,收取一笔所谓的服务费,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而同样是在这个时代,由于商业机会的相对匮乏,普通百姓还没有后世那么强烈的消费观念。一般情况下,百姓存储,除非有急事,一般都是不会从银行取钱。银行利用银行里的资金,可以进一些更多的商业活动、投资、或者推动其他行业具体的发展。

    旧钱统统被回收,换成新的银圆和铜圆这种新的货币。

    一个一元银圆一两银子,相对要贵重的多,一般在民间,使用的基本都是铜元。

    就像后世,市面上通行的最多是百元大钞,使用最多的是十元以下的钞票,而不是百元大钞。柴米油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斤斤计较、一斤的蔬菜、柴米油盐又能值钱多少!

    要知道在此时,一块银圆一贯钱,两块就可以买一亩良田、可以买30-50斤左右的大米,一个银圆价值确实相当于后世的一张百元大钞。很多人只是把它存储,实际的用途不大。

    郑二心急火燎地来到衙门,衙门和街道司都是立刻派出公人,明察暗访。

    只是,大名府这么大的城市,人口近百万、外来流动人口众多,找一两个窃贼,无异大海捞针。

    再说了,即便是找到了,钱恐怕也会被对方花了个精光。

    他心中暗自后悔。下一次,无论说什么也,得把钱存在银行了。

    只是这回家以后,该怎么向妻子交代?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