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反口-第3/5页

加入书签
 当然这离不开楚王的不懈努力,在秦王待着琳琅小筑修生养息的时候,他夜以继日奔走在应酬之中,与朝臣们拉近关系,获得支持。

 只要是朝廷大事,难免有纷争。

 但还从没有吵得如此凶过,两边是各执一词,你言我语。

 原太子党道楚王不堪大任。

 楚王党就说秦王负才傲物、妄自尊大。

 两边都将对方陈谷子烂芝麻都掀出来攻击一番。

 没过几个回合,楚王党就扯出了当初废太子出身的问题,若皇子出身存疑,那更是绝不可能成为储君。

 当初李策出生那会,皇后圣眷正浓,皇帝又力排众议立嫡子为太子,众臣反对无效,也只能接受了。

 可现在不同从前。

 皇后被废,秦王不再是嫡子,再加上还有这不明不白的悬案未解,实不是储君的好人选。

 只是此话一出,本就因为下面吵得不可开交,额角又开始抽痛的皇帝大力一拍龙椅,怫然不悦:

 “你们议事便议事,还要议到朕的头上么?”

 拿皇子身世当筏子实不是高明之举,一不小心就有给皇帝戴绿帽的嫌疑。

 楚王党被皇帝一斥,不得已只能放弃了这个极好的突破口,思来想去,竟然都找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攻讦废太子的好点子。

 概因废太子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即便是要党同伐异、铲除异己,也会耐心查证几个月,直到抓到把柄才开始动手。

 在朝为官,谁又能真正清清白白?就连张阁老不也有个混账儿子,险些把他都拖进‘金屋案’那浑水里,惹得一身腥吗?

 要不是他当机立断大义灭亲,现在指不定首辅之位早就拱手相让了。

 包括上一回兵部尚书、寿阳公主的驸马严大人,想当初也是以为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被废太子揪住了把柄,瞬间从高官变成了阶下囚。

 所谓云雾之盛,顷刻而讫。

 事出皆有因,所以那些被废太子铲除掉的官员除了自认倒霉,不幸被他抓住了,又能狡辩什么呢?

 与废太子打过好几年交道,众臣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他秉持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准则,从不做没有准备的事。

 楚王李睿见朝臣争论不休,一时半会也得不出结论,就主动站出来,正要开口,不想另一边的李策声音抢先于他。

 “父皇,儿臣今日来其实是另有要事禀告。”他余光瞥见李睿的身影,又笑道:“楚王不介意本王先说吧?”

 李睿横他一眼,却也不慌张,好像胸有成竹退地回去一步。

 “请。”

 大殿里渐渐安静下来,都看向秦王李策。

 就好像习惯了听‘太子’发号施令,以至于谁也没有反应过来,此时哪还有什么太子。

 明淳帝也恢复了些精神,坐直了身,抬眼道:“哦,是那章州知府伤好了,拷问出事情来了?”

 “是,儿臣奉命,护送赈灾银两去秦州,一路顺遂。却在秦、齐、章三州交汇之处遇山匪偷袭劫掠,好在齐州官府鼎力相助才不辱使命,而章州知府率兵千人,却徘徊左右,坐山观虎斗,没有上前相援。”

 秦王讲这些,是给还不知情况的朝臣讲解了起因。

 这坐山观虎斗的意思也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同于担心被牵连而袖手旁观,其着重在于‘从中谋利’。

 秦王的车队何利可图,唯有那二十万两赈灾款。

 章州知府是从四品,怎敢独自吞下二十万两,难说没有位高权重之人在背后策划。

 “敢问秦王殿下,可问出这幕后之人?”户部左侍郎忍不住开口问。

 李策没答,他身后的刑部尚书上前一步,持着笏板对皇帝道:“启禀陛下,微臣依旨审查章州知府钱大人,根据钱大人口述,微臣亲自笔录,已将事情经过记录在上,由他签字画押。”

 明淳帝使了一个眼神,赵方亲自下来接过封着刑部印章的案宗,走回到皇帝身侧,才撕开封印,取出里面的纸。

 刑部尚书在皇帝的时候,摘出其中紧要的道:“章州知府口供是户部左侍郎齐大人手书信一封,让他配合一名金陵来的特使,在柳叶口伺机抢夺在灾银,其中如何筹谋、如何施行都在笔录供纸上!”

 此一言出,满场哗然。

 “你胡说!”齐大人听了气得直哆嗦,指起手,“好啊你这个蔡来,信口雌黄、颠倒黑白的功夫日渐长进,我何曾手书过信去怂恿钱知府抢灾银,灾银就是从我户部划拨出去的钱,我、我难不成监守自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