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往-第2/5页

加入书签
    殷副总捕头这边才挪用公家银子,许书办那边就从衙门里赴宴的人口中,套出了酒宴价值不菲的消息。许书办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许书办自付,以殷副总捕头的身家,可能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许书办就暗自调查了殷副总捕头的资金情况,殷副总捕头的心腹也是个粗枝大叶的糙汉子,留下许多蛛丝马迹,很快就被许书办拿到了证据。许书办得了证据后,就寻了杨县令,告了殷副总捕头一状。

    果然,杨县令一听,大为愤怒,当即就让人拿了殷副总捕头,好在殷副总捕头还算有些人脉,赔了公家银子,又变卖家产,出了一笔罚银,自愿调走,才算是脱了身。

    许书办也没有立刻就得偿所愿,而是走了县尉的路子,借着总捕头和副总捕头不可长时间空置的由头,推荐了许书办。

    再通过联系石珪等捕快,鼓噪声势。加上许书办在县令面前伏低做小,卑躬屈膝,又在县令师爷面前使了银钱。最终,还是半月之后,坐上平苍县总捕头的位置。

    待许书办成了许总捕头之后,石珪暗自庆幸好时机终于来了,于是更加靠近许总捕头,不知不觉之间,石珪早就把自己的下一步升迁,定在副总捕头一职上。

    随后几个月里,石珪很是得许总捕头的器重,甚至许总捕头直接向石珪说,石珪就是许总捕头最信任的人,石珪更是卖命干活,很是出了很多风头。

    只是每当石珪问起自己的升迁之时,许总捕头总是笑呵呵的回答石珪,只说是现在他任职的时间还短,让他带好一个姓金的捕快,把所有事情教给金捕快后,才好让石珪更进一步,于是石珪更是用心用力的教金捕快,意图让金捕快好接自己的班。

    石珪在平苍县混得风生水起那段时间,时值新的郡守到来,改了升堂问案的规矩。在杨县令的要求下,许总捕头派石珪、金捕快等人去郡里学了一番后,也依葫芦画瓢改了县里的规矩。

    只是这一来,就又把石珪的命运改到了另一条路上。

    这一日,杨县令得了空闲,想要隔日在公堂上,按着郡里的新规矩升堂问案,于是便让许总捕头安排,许总捕头找来石珪,让石珪去具体办理,石珪带着一个衙役在衙门里忙碌一个通宵。

    第二天,县尉、师爷、全班衙役等等县衙所有的人,都应许总捕头的邀请来到了大堂,观摩杨县令按着新规矩,开始升堂问案,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

    不曾想,就在提犯人的时候,曾经跟着殷副总捕头走得近的一个捕快,说什么也不肯按新规矩去提犯人,只说是肚子疼,闹到许总捕头面前,许总捕头直接让石珪马上改派其他人去提犯人。

    而石珪手下只有一个衙役在大堂帮忙,听到许总捕头的要求后,只能无奈的让那个衙役去提犯人,县衙大堂里的事宜,只能由石珪自己来支应着。

    而正当石珪忙的焦头烂额之时,原本去其他地方公干的金捕快回来了,并自告奋勇的来帮石珪的忙。

    石珪大喜,自然将通告、海捕文书等交给金捕快,希望金捕快能帮忙整理后,交给上堂的门子,按新规矩呈递杨县令。

    好在在呈堂文书之前,一切事情也还按预想的开展。只是在呈堂门子马上要呈堂的节骨眼上,那呈堂的门子,却发现写着提审犯人的告身文书不见了。

    石珪当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直接夺过门子手里的文书翻看,的确不见了提审犯人的告身文书。石珪急中生智,直接拿起另一旁桌上空白纸签,立刻奋笔疾书起来。

    县衙大堂上,杨县令等待文书呈堂不见,就让许总捕头来看。许总捕头怒气冲冲的走进大堂旁屋,叱责石珪为何不赶紧呈送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