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承天-第2/4页

加入书签
    也因为此,汉从土德改到赤德,之后汉又延续二百多年。

    所以现在太史令就建议刘宏改朔易色。将炎汉改为黄汉。

    他说以五德相生说,赤德之后就是土德,所以要变黄衣。如此,大汉还能再续二百年。

    这个建议让刘宏非常为难。

    他将变黄衣,下意识就想到了那群黄头巾的蛾贼,心里就有一层阴影,难道这些人真的有推翻汉室的可能吗?

    土德,黄天,黄巾,黄衣……

    越想,刘宏越觉得这个办法不好。这不是让他告诉全天下,炎汉亡定了?下一个坐天下的是土德?

    之后刘宏又问了其他几个人的看法。

    这些人皆言太史令这个办法已经是目前能做的了。至少此举还是让天下人知道天命还在他们这些人头上,只是换了个招牌而已。

    但可惜刘宏不读史,也没有人告诉他当年完整的旧事。

    那就是自哀帝改德之后未久,汉室就被王莽给篡夺了,篡夺的手段就是用谶纬。毕竟就连你们刘氏自己都说了,汉室失德了,天命不在了。

    那天下再有一个圣贤王者出,受天命,他还是黄帝和虞顺的后人,天生的土德。那这人取代汉朝是不是很合理?

    当然合理了,于是一个叫王莽的外戚轻而易举的篡夺了刘汉的天命。

    但可惜呀,刘宏不知道这些。而关西的士族们也不懂这些,想要劝也没法劝。说到底,两百年过去了,关西士族和关东士族在文化上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的。

    所以到最后,即便因为长久的政治直觉,让刘宏觉得此策并不是多好。但在这个天象灾异的危急时刻,刘宏也只能选择了这个方法。

    那就改德再受命呗!

    经过短暂的筹备,刘宏昭告天下宣布改德易帜。昭称:

    “国家承炎汉火运,故为土德,衣服尚黄,旗帜尚赤,常服赭赤。以商、周为二王,封舜、禹、汤之裔为三恪。绍汉复兴,土精应王,厚德载物,生数五百,成数千年,古今祥兆,若合符契。“

    而且为了彰显正式,即便是关内外形势如此紧张的时候,刘宏依然带着礼仪车架登上华岳封禅,埋玉宝金册于五色坛,祭祀上天。

    之后,刘宏就改年号为承天。然后又去长安宗陵朝飨太庙,并于南郊,合祭天地,亲自完成封禅、太庙、南郊祭祀三大礼,正式改改德易帜。

    为了将新的德运真的做实,刘宏甚至还从本就不太富裕的府库拨出一笔布,专门为诸军改旗幡队仗,之前用绛色,现在全部改用杏黄,以符土德,进一步强调了土德的正统地位。

    当然布匹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换装全军。就先从西园五十四部开始,给这些新军先换上黄衣。而其他外镇诸兵看着那些黄衣黄旗的新军,嘲讽其为“黄头军”。

    就这样,汉军打着打着,就发现自己却打成了蛾贼的模样。

    但刘宏并不理会这些细节。在处理完德运的问题后,他立马就开始筹备他的天子亲军组建,也就是那西园五十四部的黄头军。

    刘宏是非常清醒的,天命过于渺渺,只有手上的刀兵才让他有安全感。

    自党人之乱后,他带着公室子弟仓皇出逃,原有的南北二军的宫卫体制已经崩散。

    北军已经凋零在河北,南军失陷在京都,此时刘宏身边只有五千多人的黄头军。虽然此时的长安有各营兵万余人,但皆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于是,稍一安定,他就开始组建西园五十部兵起来。

    如今长安行在,士不满百,兵不过万。要想补充完整的编制,刘宏只能将目光放在原先抵抗羌人的西军头上。

    西军的校尉是讨虏校尉盖勋。他手上有虎牙营甲士千人,雍州营甲士千人,扶风营千人,还有长安各陵兵三千人。

    盖勋很容易的就交了兵权给刘宏。之后刘宏就以这六千精兵为主体,补元从、扈从官子弟,六郡良家子、关西健儿入军,置西园十军。

    刘宏嘉奖盖勋忠勇,加其为讨掳将军,敕赐长安上宅三区,乱采一千段,细马十匹。

    没办法,刘宏用钱的地方也多,也只能给到这个份上了。要是后面光复,再给盖勋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