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开国前蜀——王建-第3/4页

加入书签
    王建攻陷成都一个月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其弟顾彦晖继任。唐昭宗命宦官宗道弼为使,赐顾彦晖旌节。绵州刺史常厚(杨守厚)拘押宗道弼,并攻打梓州,王建得知后派建遣李简、华洪(王宗涤)等人讨伐常厚。此时,王建已有吞并东川之心,对李简等人道:“你们击破常厚,顾彦晖一定会犒军,到时候把他一起拿下。”李简等人在钟阳击败常厚,夺回旌节,让宗道弼将其送到顾彦晖处。顾彦晖得到旌节后,却因王建养子王宗弼的通风报信而称病不肯犒军,王建的计划落空。

    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建也派简州刺史王宗瑶带兵救驾。同年,王建以顾彦晖不出兵为由,命王宗涤讨伐东川。不久,王宗涤在楸林击败顾彦晖,斩杀敌将罗璋,进围梓州。

    王建在唐昭宗的诏令下,罢兵返回成都,李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唐昭宗逃往华州,王建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不久,王建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王建再次命王宗涤攻打东川,又命王宗谨攻打凤翔。不久,王建命王宗侃取渝州、王宗阮取泸州,开通峡路。

    王建亲自率兵攻打东川。不久,唐昭宗任命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使,诏令王建罢兵,王建不肯奉诏,唐昭宗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李茂贞拒绝接受任命,唐昭宗只得恢复王建官爵,梓州城破,顾彦晖自杀,王建任命王宗涤为东川留后,兼任中书令,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

    王建改封为西平王,宦官韩全诲将唐昭宗劫持到凤翔,被梁兵围在城中。李茂贞坚守不住,打算求和,王建暗中派人劝说李茂贞,让其坚守城池,并称自己会出兵救援。不久,王建派王宗涤攻取兴元。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归降王建,王建终于得以兼并山南西道,荆南节度使成汭兵败身死,王建趁机夺取夔州、施州、忠州和万州,王建被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王建与李茂贞修好,将女儿普慈公主嫁给李茂贞的侄子李继崇。朱温弑唐昭宗,立唐哀帝,并迁都洛阳,改元天祐,但王建仍使用天复年号,并在成都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取归州,占有三峡之地。

    朱温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建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王建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李克用,主张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没有同意,与此同时,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随后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

    王建在成都南郊祭天,然后大赦境内,改元武成,王建加尊号为英武睿圣皇帝,并立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普慈公主与丈夫李继崇不和,要求返回成都,王建便把公主召回,李茂贞大怒,发兵攻打蜀国边境。王建命王宗侃、王宗祐等人讨伐岐国,王宗侃在青泥战败,被围困在西县,王建亲自出征,岐军方才退去。王建因击退李茂贞入侵,而受尊号为英武睿圣神功文德光孝皇帝,朱温派光禄卿卢玭出使蜀国,并在书信中称其为兄。

    宠臣唐道袭因与太子王元膺(王宗懿)不和,对王建诬称太子谋反。次日,王元膺属下惊惧之下,发动兵变,杀死唐道袭,王建派兵镇压,王元膺逃到民间,藏匿起来。后王元膺被人认出,被卫兵杀害,王建乃废王元膺为庶人。太子之位空缺后,大臣潘炕屡请立储,王建本来想在“类己”的雅王王宗辂和“才敏”的信王王宗杰中选择一人为储。徐贤妃谋求自己的儿子郑王王宗衍当太子,便让飞龙使唐文扆嗾使中书侍郎张格上表请立王宗衍,张格还联络王宗侃以下群臣署名。王建让人给诸子看相,看相的人也被收买,说“郑王相最贵”,王建虽深知“宗衍幼懦”,不能当大任,但见群臣联名,以为王宗衍是众望所归,便不得已同意,立王宗衍为太子,王建兴建扶天阁,并将功臣画像挂在阁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