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会昌辅政——李德裕-第3/4页

加入书签
    此前,回纥被黠戛斯击败,部族分散各地,回纥嗢没斯部到天德军请求内附。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贪求边功,想联合吐谷浑、沙陀、党项等部落,乘势出击。朝臣大多表示赞成,李德裕则竭力反对,他认为回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功,如今嗢没斯率部来降,秋毫无犯,应予以安抚。即使需要出击的话,天德军兵力不足,一旦交战失利,城池必然陷落。如果他们骚扰边境,即可调动各道兵马讨伐,朝廷采纳了李德裕的建议,赐给嗢没斯部粮食二万斛。

    回纥乌介可汗要求唐朝执送嗢没斯,并索要粮食、牛羊,被拒绝后又提出借取天德城。朝廷不许,乌介可汗便率军越过杷头峰,进犯大同、云州等地。李德裕详细地分析了回纥的情况,建议唐武宗出兵征讨,唐武宗遂征调许州、蔡州、汴州、滑州等六镇兵马,任命刘沔为回纥南面招讨使,张仲武为东面招讨使,李思忠为西南面招讨使,并命三将在太原会师。

    当时,回纥大肆劫掠,党项、退浑等部落都不敢抵拒。李德裕制定了奇袭乌介可汗、夺回太和公主的策略,并推荐猛将石雄,唐武宗便将方略告诉刘沔。刘沔命石雄率三千骑兵为先锋,自己率大军继后,石雄在夜晚利用地道奇袭乌介可汗牙帐,乌介可汗身受重伤,仓皇而逃。刘沔也率大军赶到,在杀胡山大破回纥军,太和公主得以回朝,李德裕也因功进位司徒。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逝,其侄刘稹欲效仿河朔三镇,要求袭任节度使。李德裕力主出兵征讨,道:“泽潞镇深处国家内陆,与河朔三镇情况不同,不能让他们效仿河朔。刘从谏跋扈难制,多次胁迫朝廷,如今病死,又将兵权交给刘稹。如不讨伐泽潞,朝廷何以号令四方?如授刘稹为节度使,各藩镇必效仿其所为,从此天子威令何在?”他又道:“刘稹依仗的无非是河朔三镇,只要魏博、成德不出兵相助,必能平定刘稹。陛下可遣使告诉二镇,让他们出兵攻取山东三州。”唐武宗赞同,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果然奉诏出兵。

    此前,商议出兵征讨泽潞时,朝臣都上表劝谏,请朝廷同意刘稹袭任节度使,宰相之中也有认为不宜出兵的。李德裕道:“如果师出无功,一切罪责由我一人承担。”何弘敬、王元逵出兵后,李德裕又奏道:“贞元、太和年间,朝廷伐叛。各藩镇出兵方才离开边境,军饷便由国家负担,藩帅便因此逗留不进。有的甚至与叛军密谋,夺取一县或一栅寨,便以为大捷。陛下可晓谕何弘敬、王元逵,只让他们收取州郡,不要攻打县邑。”唐武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时,晋绛行营节度使李彦佐行动迟缓,并请求朝廷增援,李德裕上奏武宗,认为李彦佐顾望不前,没有讨叛之意,并建议由石雄取代李彦佐。王元逵进击尧山,击败叛军援兵,李德裕则立即奏请武宗,加授王元逵同平章事,以激励众将。后来,昭义大将李丕投降官军,很多人都认为李丕是在诈降。李德裕道:“用兵已有半年,一直无人来降。现在李丕来降,不管是真是假,都必须给予优厚的赏赐,以鼓励再来投降的将士。只是不能把他安排到重要的地方。”

    河东横水戍卒发生哗变,攻占太原,驱逐节度使李石,并推都将杨弁为首,唐武宗见刘稹尚未平定,河东又发生动乱,忧虑不已,便命中使马元贯到太原观察虚实,马元贯却接受杨弁的贿赂。马元贯回朝,称杨弁兵多将广,物资充足,却被李德裕诘问得哑口无言,李德裕奏道:“杨弁小贼,绝对不能宽恕。如朝廷两处用兵,国力不支,那么宁可先放过刘稹。”他请武宗下诏,命王逢与王元逵分道进兵,会于太原,河东监军吕义忠得知,当日便率榆社戍军,诛杀杨弁,平定叛乱。

    李德裕听取降将高文端的建议,筑夹城围困潞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并招降洺州守将王钊,唐军先后收复邢州、磁州。昭义军将领郭谊、王协遂杀死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李德裕对武宗道:“刘稹稚子,年幼无知,昭义军之所以敢对抗朝廷,郭谊等人才是罪魁祸首。现在势穷力孤,又杀死刘稹,以图赏赐。这种人若不诛除,何以惩治恶人?”武宗赞同,命石雄进入潞州,将郭谊、王协等人械送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