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鄂国公——尉迟敬德-第4/4页

加入书签
    尉迟敬德迁任同州刺史,李世民大摆酒宴,尉迟敬德也回京赴宴。席间,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边,他愤怒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释,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儿打瞎。唐太宗很不高兴,停止了饮宴,对尉迟敬德说:“我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因此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才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奖赏与处罚。分外的恩惠,不能给得太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不及的事。”尉迟敬德由此感到害怕,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唐太宗分封功臣时给予世袭刺史,诏令授予尉迟敬德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调任鄜州都督。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敬德愤然道:“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如今天下已经安定,便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因而脱下衣服置于地上,展示身上的疮疤,李世民见此流下眼泪说:“你穿上衣服,朕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何必这么恼怒呢?”此后,尉迟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

    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朝廷授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不久,跟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被绘制成肖像,陈列在专为表彰功臣而修建的凌烟阁中,尉迟敬德位列第七名。

    李世民由洛阳出发,亲征高句丽,下诏令太子监国。已经在家养老的尉迟敬德上书进言:“皇上如果亲自到辽东去,皇太子眼下又在定州,洛阳、长安都是国库所在地,虽然有守卫部队,但兵力还是很薄弱。到辽东路途遥远,令人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再说征讨一个边远小国,不必麻烦皇上御驾亲征,请把这事交给一位优秀将领,自然可以按时摧毁敌人。”唐太宗没有采纳,而是命令尉迟敬德以原来的官职身份,行使太常卿职权,任左一马军总管,跟随唐太宗到驻跸山打败了高丽,班师回朝后,尉迟敬德仍旧退职家居。

    尉迟敬德晚年迷信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挖池圹建楼台,用白色花纹的丝织物予以装饰,学着演奏清商乐曲自我娱乐,不跟外人交往,达十六年之久。唐高宗李治按尉迟敬德的功勋,追认他的父亲为幽州都督,尉迟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为他举行悼念活动,三天不临朝理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并下诏追认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

    传说,尉迟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敬德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在说唐系列小说、评书中,尉迟敬德乃黑煞星转世,为隋唐十八杰里的第十三杰,与秦琼并列,曾与秦琼三鞭换两锏,娶有黑、白两夫人。在《薛丁山征西》中,尉迟敬德为救薛仁贵,鞭打禁门,将钢鞭打断,想起师父“鞭在人在,鞭亡人亡”之言,撞柱自尽。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