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在青少年时曾锐意进取,然而一旦富贵在身,又深惧盈满,能知足而退。李靖被授为畿内道大使,作为巡察全国、考察风评的十三位特使之一。不久后,他即以足疾辞任,表奏中的言辞恳切,李世民明白他的心意,并十分欣赏他的这一举动,派中书侍郎岑文本转告他说:“朕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身处富贵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他们不论愚智,都不能有自知之明,才能即使不能胜任,也竭力想要任职,纵然有疾病,还自己勉强为官,不肯放弃职权。您能够识大体,见识深远够得上是可嘉的了,朕现在不仅成全您的美德,还想让您成为一代楷模。”特颁下诏书,加授他为特进,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又赐给李靖灵寿木手杖,以帮助腿脚不方便的他使用。
可此事还未过两个月,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朝廷决定兴兵反击,在任命统帅时,李世民自然想到了李靖,认为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足疾未愈。而这位年逾花甲的将军一听到朝廷将远征吐谷浑的消息,顿时精神抖擞,他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求见房玄龄,请求挂帅远征。李世民大喜过望,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分别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由李靖指挥,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击吐谷浑的战争序幕拉开了。
李靖奉命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季节,他一路踏着冰雪,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在库山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狡诈的吐谷浑伏允可汗一面往西败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干草已被烧光,春草尚未萌生,诸将大都认为战马瘦弱,不可长途追击。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已“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于是兵分两路: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齐进发。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顺利,不几天,其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用缴获的大批牛羊充作军食。接着李靖的主力也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军深入荒漠二千余里,克服了种种困难,长途奔袭,到了五月,终于在乌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败其军,俘获了其名王,薛万均等于赤海击败吐谷浑的天柱王军。
李靖都督各军继续进击,又连战告捷,李大亮军于蜀浑山击败吐谷浑军,获其名王二十人,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唐军乘胜进军,经过积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浑西陲且末。部将契苾何力追击伏允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头,并俘虏了其妻子。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部下纷纷离散,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李靖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唐朝为了控制吐谷浑旧境,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留下李大亮协助防守。
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高甑生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李世民下令调查此事,弄清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从此,李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改封李靖为卫国公,并依照当时推行的世袭刺史制,授他为濮州刺史,允许世袭,后因他故而未执行。
李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诏令其坟茔规格依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靖特殊的战绩。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靖名列其中,位于第八名。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李靖的长子李德謇因与太子友善而坐罪,判决流放于岭南,李世民体念李靖的功劳,特诏改配于吴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可此事还未过两个月,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朝廷决定兴兵反击,在任命统帅时,李世民自然想到了李靖,认为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足疾未愈。而这位年逾花甲的将军一听到朝廷将远征吐谷浑的消息,顿时精神抖擞,他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求见房玄龄,请求挂帅远征。李世民大喜过望,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分别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由李靖指挥,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击吐谷浑的战争序幕拉开了。
李靖奉命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季节,他一路踏着冰雪,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在库山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狡诈的吐谷浑伏允可汗一面往西败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干草已被烧光,春草尚未萌生,诸将大都认为战马瘦弱,不可长途追击。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已“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于是兵分两路: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齐进发。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顺利,不几天,其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用缴获的大批牛羊充作军食。接着李靖的主力也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军深入荒漠二千余里,克服了种种困难,长途奔袭,到了五月,终于在乌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败其军,俘获了其名王,薛万均等于赤海击败吐谷浑的天柱王军。
李靖都督各军继续进击,又连战告捷,李大亮军于蜀浑山击败吐谷浑军,获其名王二十人,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唐军乘胜进军,经过积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浑西陲且末。部将契苾何力追击伏允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头,并俘虏了其妻子。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部下纷纷离散,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李靖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唐朝为了控制吐谷浑旧境,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留下李大亮协助防守。
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高甑生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李世民下令调查此事,弄清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从此,李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改封李靖为卫国公,并依照当时推行的世袭刺史制,授他为濮州刺史,允许世袭,后因他故而未执行。
李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诏令其坟茔规格依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靖特殊的战绩。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靖名列其中,位于第八名。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李靖的长子李德謇因与太子友善而坐罪,判决流放于岭南,李世民体念李靖的功劳,特诏改配于吴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