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杨广臣将——卢楚、赵长文、王通等-第3/6页

加入书签
    黄鞠,号玄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后移居霍童石桥,官任隋朝谏议大夫。黄鞠系隋隆公之子。时,隋炀帝贪逸,造龙舟下扬州看琼花,工程庞大,百姓受残。隆公进宫面谏,隋炀帝不听,把隆公拘禁天牢。在牢中隆公嘱咐儿子:“帝非明君,吾当尽职,尔等兄弟,应遣散他乡,以免后患无穷。”不久,遇害。

    陆知命,字仲通,隋吴郡富春人。平生好学,通识大体,始任南朝陈行参军、太学博士、南狱正。陈亡,还乡家居,时逢高智慧等在江左起义,晋王杨广镇守江都,闻知命声望,召令向起义军劝降。知命招抚义军所占领之17城,并得陈正绪、萧思行等300余人。以功拜仪同三司,赐田宅。时天下一统,知命上《太平颂》,劝隋文帝迁都洛阳。后又上表,请求出使高丽,以宣示王风,说服其国君称臣于隋。奏上,深得文帝器重,授为普宁镇将。在朝正直,待诏于御史台。炀帝嗣位,被拜为书侍御史。正色立朝,百官敬畏。时齐王暕倨骄放纵,亲近小人。知命不畏权势,上奏参劾,暕被判罪,众官震栗。辽东之役,知命为东暆道受降使者。

    独孤楷,本姓李,字修则,陇西成纪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将领,上大将军独孤屯之子。谨慎宽厚,弓马娴熟。跟随权臣宇文护,迁车骑将军。数从征伐,封为右侍下大夫、西河县公,从大将军韦孝宽平定淮南。依附于隋国公杨坚,管理相府亲兵。隋文帝即位后,历任右监门卫将军、右卫大将军、原益二州总管,封为汝南郡公。为政宽和,士民称誉。隋炀帝时,出任并州总管。双目失明,请求辞官,特命长子助理政务,迁长平太守,未到任卒,追赠原州刺史,谥号为恭。

    独孤盛,本姓李,字修兴,陇西成纪人,汉族,北周到隋朝时期将领,上大将军独孤屯之子。性刚烈,有胆气,初以父勋,跟随晋王杨广,迁车骑将军。隋炀帝即位后,独孤盛迁右屯卫将军,随驾前往江都宫。得知宇文化及弑君篡位,拼死保护,力竭而亡。越王杨侗称制后,追赠独孤盛为光禄大夫、纪国公,谥号武节。

    皇甫诞,字玄宪,安定郡朝那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随州刺史皇甫璠之子。起家雍州仓曹参军,隋朝建立后,历任益州司法、广州长史、比刑二部侍郎、治书侍御史。担任两河安抚大使,安辑流民。颇有功勋,迁大理少卿、尚书右丞,母丧去世。守丧期满后,迁尚书左丞。出任并州司马、仪同三司,辅佐汉王杨谅。阻止汉王杨谅作乱,城破被杀,时年五十一岁,获赠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郡公,谥号为明。

    宋老生,隋朝将领,官至虎牙郎将。

    袁承家,隋朝官员,袁宪长子。袁承家在隋朝做秘书丞、国子司业。

    杨杲,小字季子。父隋炀帝杨广,母萧嫔。年仅七岁,封为赵王。隋炀帝巡行北疆,突厥攻雁门关,箭射到隋炀帝面前,隋炀帝害怕,抱着杨杲哭得眼睛都肿了。不久,授光禄大夫,拜河南尹。杨杲聪敏,美容仪,隋炀帝写的词赋,多能诵之。性至孝,见炀帝不食,亦终日不食。江都政变,宇文化及带人入宫,杨杲时年十二岁,在杨广身旁不停悲号哀哭,裴虔通使贼斩之于帝前,血湔御服,时年十二。萧皇后跟宫女、宦官,用木板做一个棺材,把杨广和杨杲,置于西院流珠堂。

    宇文智及,代郡武川人,隋炀帝宠臣、许国公宇文述子,大许国皇帝宇文化及之弟。多行违法事。隋末为将作少监。江都之变,智及实为主谋,化及称帝,封为齐王,与宇文化及同时被杀。

    宇文承趾,隋朝历史人物,宇文化及第二子。因为其父宇文化及和其叔宇文智及,都是隋炀帝杨广的心腹,宇文承趾和其兄宇文承基,被破格任命为禁卫军将领。江都兵变,引得天下共怒,受到李密、李神通、窦建德等的不断进攻,宇文化及率残部逃到了齐州。不想割据齐州的王薄早已暗通窦建德,打开城门引窦建德军入城,俘获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承趾。不久将宇文化及和宇文承趾、宇文承基押送至襄国处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