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姓老者停下来端起那盏太平尖茶呷了一口,“嗯,好茶!汤色清亮、滋味悠远清香,好茶!”
他又呷了一口茶,见几个人都正盯着他看等候下文,便继续说道:“这丰臣秀吉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他嫌东瀛国多为小岛,国土狭长,物产寥寥,便想另寻一地阔物丰之处建国。那东瀛国历来多遣使节来我泱泱中华习我中原文化,知我国内物产丰盈,国土广袤,故而他对我国存了觊觎之心。这丰臣秀吉也是有趣,他曾言终有一日他东瀛国要将天皇迁都北京,他自己去镇守宁波,关东归其养子!”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发这样的狂言!”随李秀才来的另一位客人忍不住发话说。
“看来这丰臣秀吉的确有趣,他竟看上了咱们宁波!他确是会选地方,看来这厮与曾来我大明犯边的倭寇有关联。”
“这个不好说,但是这个人还有更狂妄的话说。”
“他说什么?”
“他扬言要三个月拿下朝鲜、两年占领唐国,哦,就是我大明,再用一年占据身毒,就是天竺。”
“这个人失心疯了吧!”
“我看也是,他这是要做古今未有的大帝王啊!”
“秦始皇当初也有这样的愿望,可实现了没有?再者说,也不是谁都可以与始皇帝相提并论的。”
“可我朝为何又要操练戚家军?您倒是说说来听。”沈叶嘉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因为丰臣秀吉果真就在三个月内有占领朝鲜的可能。”
“果真?”
“嗯!那朝鲜国王李昖如今已经逃到了我朝边境,上书给皇帝要求进入我朝境内避难。”
“那朝鲜国就如此不堪一击?”
“朝鲜国历来一直奉我朝为宗主国,他们并无太多军备,这次东瀛进犯是倾举国之兵。再说那丰臣秀吉是要占领别人的家国打算搬家的,自然就会拼上全力。他们又是刚刚结束战乱时期,兵士打仗的劲头必然是强的。”
“东瀛人做事自有一股不要命的蛮力,奉行儒家教义的朝鲜人定是敌不过他们。”沈叶嘉接过话说。
“沈掌柜对东瀛人和朝鲜人都有了解?”李秀才说。
“嗯,家父在世时曾经与他们有过接触。”沈叶嘉不想解释太多,只草草地说。
“所以若是东瀛人占领了朝鲜全境,接下来就会进犯我大明。出兵朝鲜打击倭军要强过等他们真的入侵了再开保家卫国之战。”
“的确如此!”众人纷纷附和说。
“我朝派谁去朝鲜打倭军?”
“要说这出兵之事,还经历了一场朝堂上的唇枪舌战。”
“难道有人不赞成出兵?”
“确是如此!有人就认为耗费钱财兵力去帮着朝鲜人打仗,那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哼!真是鼠目寸光!他们岂不知唇齿相依的道理!”
“关键是那丰臣秀吉已经放出了要做诸国之王的狂妄之词!再不赞成出兵就是怯懦了!”
“要说我们皇帝还就是能做决断之人,任朝堂上舌辩不休,圣上只一句话‘出兵’!”
“对!倭寇在我大明的手里,从来就没能占过便宜!”
“圣上钦定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率兵四万人三个月后入朝鲜作战。”
“为何要三个月?”
“练兵、集结!要出兵就要捡那精兵强将,定要将倭军一击溃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又呷了一口茶,见几个人都正盯着他看等候下文,便继续说道:“这丰臣秀吉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他嫌东瀛国多为小岛,国土狭长,物产寥寥,便想另寻一地阔物丰之处建国。那东瀛国历来多遣使节来我泱泱中华习我中原文化,知我国内物产丰盈,国土广袤,故而他对我国存了觊觎之心。这丰臣秀吉也是有趣,他曾言终有一日他东瀛国要将天皇迁都北京,他自己去镇守宁波,关东归其养子!”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发这样的狂言!”随李秀才来的另一位客人忍不住发话说。
“看来这丰臣秀吉的确有趣,他竟看上了咱们宁波!他确是会选地方,看来这厮与曾来我大明犯边的倭寇有关联。”
“这个不好说,但是这个人还有更狂妄的话说。”
“他说什么?”
“他扬言要三个月拿下朝鲜、两年占领唐国,哦,就是我大明,再用一年占据身毒,就是天竺。”
“这个人失心疯了吧!”
“我看也是,他这是要做古今未有的大帝王啊!”
“秦始皇当初也有这样的愿望,可实现了没有?再者说,也不是谁都可以与始皇帝相提并论的。”
“可我朝为何又要操练戚家军?您倒是说说来听。”沈叶嘉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因为丰臣秀吉果真就在三个月内有占领朝鲜的可能。”
“果真?”
“嗯!那朝鲜国王李昖如今已经逃到了我朝边境,上书给皇帝要求进入我朝境内避难。”
“那朝鲜国就如此不堪一击?”
“朝鲜国历来一直奉我朝为宗主国,他们并无太多军备,这次东瀛进犯是倾举国之兵。再说那丰臣秀吉是要占领别人的家国打算搬家的,自然就会拼上全力。他们又是刚刚结束战乱时期,兵士打仗的劲头必然是强的。”
“东瀛人做事自有一股不要命的蛮力,奉行儒家教义的朝鲜人定是敌不过他们。”沈叶嘉接过话说。
“沈掌柜对东瀛人和朝鲜人都有了解?”李秀才说。
“嗯,家父在世时曾经与他们有过接触。”沈叶嘉不想解释太多,只草草地说。
“所以若是东瀛人占领了朝鲜全境,接下来就会进犯我大明。出兵朝鲜打击倭军要强过等他们真的入侵了再开保家卫国之战。”
“的确如此!”众人纷纷附和说。
“我朝派谁去朝鲜打倭军?”
“要说这出兵之事,还经历了一场朝堂上的唇枪舌战。”
“难道有人不赞成出兵?”
“确是如此!有人就认为耗费钱财兵力去帮着朝鲜人打仗,那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哼!真是鼠目寸光!他们岂不知唇齿相依的道理!”
“关键是那丰臣秀吉已经放出了要做诸国之王的狂妄之词!再不赞成出兵就是怯懦了!”
“要说我们皇帝还就是能做决断之人,任朝堂上舌辩不休,圣上只一句话‘出兵’!”
“对!倭寇在我大明的手里,从来就没能占过便宜!”
“圣上钦定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率兵四万人三个月后入朝鲜作战。”
“为何要三个月?”
“练兵、集结!要出兵就要捡那精兵强将,定要将倭军一击溃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