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丧母

加入书签


    10丧母

    武夷茶最早被人称颂,可追溯到公元五世纪末的南朝时期。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武夷茶是在唐朝元和年间,孙樵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并作《送茶与焦刑部书》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茶,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侯”。

    至唐朝时,武夷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后来又发展而为腊面茶。初为方形,后为饼状,加工极为精制。北宋太平兴国初年,朝廷特詈龙风模印,遣使到建州,监造团茶以别一般的庶饮。龙团凤饼从此诞生,也叫北苑茶。

    而团茶的原料是取自于武夷山一带的茶叶。后崇安县正式建县,武夷茶逐渐独步傲立于茶坛,加之文人墨客多有诗咏,使其名气大扬。宋朝南渡以后,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理学家朱熹在山中隐屏峰下建武夷精舍,讲学、斗茶品茗,以文论道,茶事日臻兴旺。著名诗人陆游到武夷山赞曰:“建溪官茶天下绝”。

    武夷茶始终是中华茶界的一朵奇葩。

    沈叶嘉遭山匪绑劫,心下万分气恼。

    一赌气,心想不能白来一遭,便在山下寻了一家老实巴交的茶农,当即付银两预定了一千斤中焙火的春采岩茶,然后他留下一名伙计监督采摘制作,就带着蔎儿和另一名伙计回丁蜀镇去了。

    沈叶嘉回到家时已经入夏,天气燥热起来。

    沈禄也已经为儿子安顿好了去东瀛的一应事宜。沈叶嘉与父母商量后经母亲的同意带着蔎儿启程出发了。

    夏季的东瀛岛上气候要凉爽许多。

    沈叶嘉把随船带来的春茶交付给井上原,又按父亲的嘱咐将温州的平阳黄汤和福建福鼎的太姥白茶推荐给了井上原。

    井上原也是很感兴趣的样子,毕竟自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将茶籽从宋朝带回日本开始栽种培植以来,日本一直都是种植制作绿茶,现在有了新的品种倒不妨一试,更何况那太姥白茶鲜爽清新,滋味还要比上等的绿茶优质一些,他跟沈叶嘉说来年的订单当中可以增加一些平阳黄汤和太姥白茶。

    沈叶嘉的任务已经完成,父亲应允他可以在东瀛多停留两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他和蔎儿在异域游山玩水的光阴。

    蔎儿是第一次来到东瀛,沈叶嘉为自己的书童做向导,讲解东瀛的民风人情,看着蔎儿兴致盎然的样子,沈叶嘉的虚荣心很是满足。

    还有一件事是沈叶嘉想做的,他要去拜访内藤如安。

    沈叶嘉向井上原说明了情况有故人要见,就从京都去了大阪,内藤如安的家就在那里。

    内藤如安的母亲是当地的旺族,父亲凭借敦厚的性情与俊朗的长相得内藤家二小姐的青睐入赘内藤家并改了姓氏。

    与东瀛大部分人不同,内藤家的二小姐内藤由美不信仰禅宗,却是虔诚的基督徒。她的儿子内藤如安一出生就接受了洗礼,也成了一位基督教徒。

    内藤如安见到沈叶嘉很是惊喜,他已经无数次地对他的母亲讲述过与沈叶嘉的奇遇,尤其是沈叶嘉的那只竹蛙。

    沈叶嘉到达大阪后自然受到了最热情的款待,毕竟他是从天朝大明来的。

    沈叶嘉在内藤家住了一个月余直到他与蔎儿两个人再也吃不下日本海边的寿司与鱼脍这样的生冷食物。

    “少爷,我们该回去了吧!我看您这几天都不怎么吃东西了。”

    “是啊!我跟如安说一声,就不再继续打扰人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