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远明白,对他在史学领域的发展来说,本科阶段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只是基础性的学习。这种学习带给他的优势是:与来自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相比,他的古汉语基础更扎实,写作能力更强。
在读史过程中,于志远突发灵感:既然是历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既然研究方向是中国商史,何不先以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富商巨贾的生平事迹为突破口,了解中国商史的全貌?
为此他开始按朝代顺序,为各朝代的知名商家做资料档案。一天,他又发奇想:资料收集工作基本完成后,将这些知名商家的主要事迹汇编成书,既不难,又有资料性与可读性;此事如能做成,他的第二本著作,将有可能问世。
机灵的于志远马上打电话给金燕的老同学,省文献出版社的总编辑李湘,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湘。
李湘问:“你的想法不错。这本资料汇编性质的书,书名是什么呢?”
“书名是《中国历代著名商贾资料汇编》”于志远答道。
李湘思忖片刻,道:“这书名,学院色彩太浓了。这样的书出版后,很可能滞销。书名可以改一改嘛。”
“怎么改呢?”
“人们往往对‘富’、‘财富’、‘巨大’等字眼感兴趣,我建议你将书名改成《中国历代富商巨贾》。书名修改后,书的基本属性与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吸引力却大得多。看到这书名,人们一定会想:中国各朝代分别有哪些著名的生意人?他们富到什么程度?他们是怎样致富的?致富后做了些什么?其结局是什么?由此,人们会产生买这本书的愿望。”
“有道理,看来我的书生气太浓了。”
“编写此书时,要注意提高文字的趣味性与通俗性。”
两天后,于志远将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中国历代富商巨贾》的打算,告诉了导师孙泽教授。
孙泽教授对他说:你的计划是可行的。以你现在的能力,是可以做好这件事的。做这件事,不但不会占用过多时间与过多精力,还可以为将来撰写有关学术专著打基础。不过,好书一定有内在灵魂。你要注意的是,不能为说事而说事,必须从历朝历代著名商家的事迹中,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内涵。如果达到这一目的,你这本书就有了非同一般的社会意义。
于志远问:“先生能否告诉我,商家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孙泽教授说:“古人曾有警世之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十二个字,应当成为商家的座右铭。其中的‘仁’,应当是‘精神内涵’的核心。”
听完导师的教导,于志远颇有收获。去金燕别墅度周末时,他将与李湘总编辑、孙泽教授师交谈的事告诉了金燕。
金燕忠告于志远:应当多向孙泽、李湘这样的人请教。你的学术研究才起步,一定不能做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你越学,越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将来登临学术顶峰后,你仍然需要学习,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与于志远谈过《中国历代富商巨贾》的“精神内涵”后,孙教授觉得有必要与三位硕士生谈谈“学术境界”。
这天,孙教授对三位研究生说:
“人的思维是有境界的。咱们有必要自省一下:我的人生追求,我的思想情操,我的是非判断标准处于什么境界?
“拿人生追求来说,有的人坐井观天,只看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只追求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丰收。有的人立足点高一些,但也只看到局部地区或部分人的利益。有的人站在最高处,他不但能看到全人类的共同福祉,看到地球人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还能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