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博士连连点头,说:“刚才古娟同学谈到人们对李杜的崇拜,我想问,对他俩,你们是否有批评性的评论?”
鸦雀无声。
程博士拿起粉笔,在黑板高处的中央写上八个大字:“请站着评论,别跪着!”写好后,他大声说:“如果跪倒在‘偶像’面前,你就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神仙也好,圣人也罢,他们没有缺点吗?不会犯错误吗?我们来看例子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说说看,杜甫的这首诗与此诗的名声是否相配?它真的写得很好,无懈可击吗?”
仍然鸦雀无声。
安东东打破沉默,说:“这诗的平仄声韵特别好,对仗也工整。但‘两个黄鹂’的‘个’,让我感觉到不舒服。”
高必成说:“‘鸣翠柳’的含义,大概是‘鸣叫于翠柳之中’吧。读这三字,我感觉到诗意不流畅。”
于志远也不紧不慢地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说法,好像也有问题。我曾长时间观察白鹭。这种鸟以鱼为食,常在水面独自飞行,偶然会看到成年母鸟带领幼子觅食。李白的观察结论是“孤飞如坠霜”。它们不会集中起来,排成‘一行’,更不会排成‘一行’后齐齐地飞上‘青天’。”
程博士总结说:“你们说得很好,咱们暂且不评论这首名诗的后两句,但可以肯定前两句有问题。问题之一是脱离实际,问题之二是强行拼凑,问题之三是过度讲究平仄声的工整。我认为当内容与表达形式不可兼顾时,不可以因形式而损害内容。平仄声有那么一点不工整,又有何妨?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另一首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作者先因秋风吹破茅屋而大发牢骚,发完牢骚,快要收尾时突然来了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哪里能得到千万间大房子,使天下的寒士们高兴起来,让他们住进稳固舒适的房屋’。对此,你们怎么评论?”
又是鸦雀无声。
程老师说:“我的看法是,用很长篇幅发牢骚,无趣无聊无意义。至于最后突然出现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什么什么的,是强行加上的;从逻辑上看,这愿景与前面发牢骚的诗句没有内在关系。为什么要十分勉强地加上这样的愿景呢,因为作者已感觉到前面诗句的格调,低下而无聊,想在最后做点弥补。这只是我的看法,同学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诗。
“一天,唐明皇李隆基携杨贵妃品赏牡丹,命李白做诗。李白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是:云朵想成为某个女人的衣裳,花儿想为她美容;春风吹拂栏杆,经露珠润泽的花儿更浓艳。如此倾国倾城,若不在群玉山的山头,那一定要去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露珠润泽’指皇帝的‘滋润’吧。诗中描写的倾国倾城大美人,是谁啊?”
“杨贵妃!”同学们异口同声。
“为什么如此毫无底线地称赞杨贵妃呢?”
“拍马屁呗。”几个男生嚷道。
“为什么要拍马呢?”
“为了当官、升官呗。”
程老师不无嘲讽地说:“李白、杜甫都是官迷,说得好听点,他们有‘政治抱负’。那杜甫两次科举不中,后来又向皇帝献赋,拍马溜须,还为做官行贿,最后终于做了一阵子小官。李白则先后向皇帝献《明堂赋》、《大猎赋》,后来又向玉真公主献诗,最后终于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让李白‘供奉翰林’,其工作是给皇上写诗文,供其赏玩。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孙悟空在天宫得到的官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鸦雀无声。
程博士拿起粉笔,在黑板高处的中央写上八个大字:“请站着评论,别跪着!”写好后,他大声说:“如果跪倒在‘偶像’面前,你就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神仙也好,圣人也罢,他们没有缺点吗?不会犯错误吗?我们来看例子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说说看,杜甫的这首诗与此诗的名声是否相配?它真的写得很好,无懈可击吗?”
仍然鸦雀无声。
安东东打破沉默,说:“这诗的平仄声韵特别好,对仗也工整。但‘两个黄鹂’的‘个’,让我感觉到不舒服。”
高必成说:“‘鸣翠柳’的含义,大概是‘鸣叫于翠柳之中’吧。读这三字,我感觉到诗意不流畅。”
于志远也不紧不慢地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说法,好像也有问题。我曾长时间观察白鹭。这种鸟以鱼为食,常在水面独自飞行,偶然会看到成年母鸟带领幼子觅食。李白的观察结论是“孤飞如坠霜”。它们不会集中起来,排成‘一行’,更不会排成‘一行’后齐齐地飞上‘青天’。”
程博士总结说:“你们说得很好,咱们暂且不评论这首名诗的后两句,但可以肯定前两句有问题。问题之一是脱离实际,问题之二是强行拼凑,问题之三是过度讲究平仄声的工整。我认为当内容与表达形式不可兼顾时,不可以因形式而损害内容。平仄声有那么一点不工整,又有何妨?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另一首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作者先因秋风吹破茅屋而大发牢骚,发完牢骚,快要收尾时突然来了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哪里能得到千万间大房子,使天下的寒士们高兴起来,让他们住进稳固舒适的房屋’。对此,你们怎么评论?”
又是鸦雀无声。
程老师说:“我的看法是,用很长篇幅发牢骚,无趣无聊无意义。至于最后突然出现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什么什么的,是强行加上的;从逻辑上看,这愿景与前面发牢骚的诗句没有内在关系。为什么要十分勉强地加上这样的愿景呢,因为作者已感觉到前面诗句的格调,低下而无聊,想在最后做点弥补。这只是我的看法,同学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诗。
“一天,唐明皇李隆基携杨贵妃品赏牡丹,命李白做诗。李白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是:云朵想成为某个女人的衣裳,花儿想为她美容;春风吹拂栏杆,经露珠润泽的花儿更浓艳。如此倾国倾城,若不在群玉山的山头,那一定要去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露珠润泽’指皇帝的‘滋润’吧。诗中描写的倾国倾城大美人,是谁啊?”
“杨贵妃!”同学们异口同声。
“为什么如此毫无底线地称赞杨贵妃呢?”
“拍马屁呗。”几个男生嚷道。
“为什么要拍马呢?”
“为了当官、升官呗。”
程老师不无嘲讽地说:“李白、杜甫都是官迷,说得好听点,他们有‘政治抱负’。那杜甫两次科举不中,后来又向皇帝献赋,拍马溜须,还为做官行贿,最后终于做了一阵子小官。李白则先后向皇帝献《明堂赋》、《大猎赋》,后来又向玉真公主献诗,最后终于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让李白‘供奉翰林’,其工作是给皇上写诗文,供其赏玩。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孙悟空在天宫得到的官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