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艰难岁月

加入书签


    五年前,尔建国为了大哥的婚礼倾囊而出,近乎破家。

    当满满一拖拉机的煤炭、米面油肉菜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婚礼急需的物资运抵索伦村头时,祖父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而祖母则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

    尔建国一脸劳苦功高得意洋洋的样子让佟梅英很是烦躁,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家里能帮大伯子的,只有他们两口子。

    正是三九严冬,七岁的尔东躺在祖父家烧的正热的大炕上很快入睡,入夜时分,院子里人来人往,大人们正在兴高采烈的忙碌,锅碗瓢盆一片火热的声响。

    只有尔东听见,母亲长长的叹了口气。

    婚礼办的很顺利,大妈家也很满意,但尔建国佟梅英的日子迅速陷入窘境。

    此后尔建国每月微薄的一点儿工资几乎落不到手里,全数还债,佟梅英则在周边生产队里打零工,虽然她的体力顶的上一个壮年男劳力,但是记工分时仍然很吃亏,并没有所谓“半边天”的待遇,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收入少的可怜。

    五年里,家里的情况离揭不开锅的地步也就半步之遥,只能算勉强吃得上饭,尔东甚至体验到了饥饿的感觉。

    夏季到冬季略好一些,春天则格外难过,每日只能吃两顿,只有碎的掉渣的玉米面窝头和清亮的糊糊,腌菜都很少见。

    尔建国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时不时的往家里拿一些吃的,每次尔东都欢呼雀跃的迎接,然后狼吞虎咽,引得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难过。

    那些吃食是小队里的乡亲们可怜这个清苦的家庭,偶尔的接济,夏收的时候,也能得到几袋玉米面的支援。

    尔建国自然也后悔过对大哥婚事不计后果的大包大揽,可事到如今又能怎样呢,唯死扛而已。

    直到去年,佟梅英在伊河乡承包了三十亩地,累死累活的种了蓖麻,总算卖了些钱,还完剩下的债,手中还有些余钱,日子这才稍微松快些。

    家里加盖了厨房和杂物间,三间砖混房也重新整修,上了房泥,下大雨时不再有用所有锅碗瓢盆接漏的窘迫。

    六分地的院子里,蔬菜水果们再一次焕发了生机,时值盛夏,小庭院里葡萄青翠,果蔬飘香,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尔建国工作之余也没闲着,欠账抓了几只小母羊,开春时送上山托人代牧,秋冬日回来,一般过年时宰一只,贴补家用顺便沾点儿荤腥。祖父前两年送了只小母牛过来,冬春之际的牛奶问题也解决了。佟梅英又圈了一群鸡,家里终于能吃上鸡蛋,还很充足。

    这都是近两年的事情,以前家属院里可是不准养这些玩意儿的。

    尔东最爱父亲亲手搭起的葡萄架,晴朗微风的夏夜,父子俩躺在葡萄架下的大板床上看星星,可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不过尔东觉着米尔丹家的葡萄品种更好,他家有马**还有红葡萄黑葡萄,自家只是那种青皮葡萄,不过味道也还不错。要不要秋天压条的时候移栽几棵马**呢?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家里会不会因为自己这场病再次陷入经济危机,好不容易能吃上黑面馒头以及鸡蛋蔬果和羊杂,突然又有了朝不保夕的忧虑,这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佟梅英提前准备好了晚饭,看儿子回来,就洗了把脸收拾了一下厨房,说你先吃着,我再去蓖麻地里看看水,天黑了回来……你爸去了良繁场(良种繁育场),今天不回来了。铁盆里的药水已经晒热了,你吃完饭泡一泡,泡完再用晒好的温水洗一洗,身上都臭了……衣服脱下来就扔盆子里,不要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