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获准奏议,辞别长安

加入书签


    薛侨看到了李林甫的笑容。

    不只是右相,政事堂临时把召入讨论此事的文部、武部左右侍郎也都表达了认可。

    能够减少朝廷开支,又能屯养精兵,何乐而不为!

    由于辅璆琳一案,李林甫是知道薛侨的。

    右相本来认为薛侨是一位勇敢善战、又能吟风弄月的少年将军,没想到他对治政理财也有心得,很是意外。奏疏是不是旁人捉刀,一经问询便知,薛侨显然是自己准备的。

    他决定通过薛侨的奏表!

    薛侨看到李林甫的表情,反而有些吃惊。他本来做好了反复上表、力陈其利的准备,但事情比想象中的要顺利一些……

    “莫非是因为杨国忠的原因……”

    他心里不禁这样猜想。

    谁都知道,李林甫的潜在有力对手只有一个,除了杨国忠,其余都不足为虑。

    李林甫同意之后,陈希烈随即点头。

    这位副手几乎从来不否决李林甫的意见,也正因如此,才能居相位六年之久。

    仅仅第二天,经门下复核的制书就来了。

    “制:宣威将军、检校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岢岚军使、上柱国、神武县开国男薛侨,奏议得当、才兼民戎、慧目识人、能体懿心。所奏三议皆准,加神武县令、岢岚军营田使,总领岢岚军、神武县治,馀如故。”

    政事堂不止效率高,还超出他的预期。

    连神武县令的职位也给了他!

    虽然这只是一个从七品下的官职,又增添了他理民政的成本,但却省去了一个掣肘的因素。文部的考虑很得当,把他不好提出来的请求帮他实现了。

    不得不说,李林甫是个能臣。

    薛侨去文部领制书时,李林甫再交待了一句:“薛将军,你治神武、岢岚两地,除了精练岢岚军,教化理民,还有一事务必上心:长城以北是河东节度使所辖军州,你地处交界,忧患之心必须常备。你可知本相之意?”

    原来李林甫对他扶持,还有一个原因。

    “回相公,卑职明白。岢岚军由朝廷节制,并非河东节度使管辖。若无中书省诏令和兵部鱼符,岢岚军无人能够调动。”

    李林甫满意地点头,又问了个问题:

    “薛将军,并非本相不信任你,岢岚九坞已立数百年,彼此盘根错节、又互相争斗,你毕竟年轻,如何调理他们的矛盾?”

    薛侨自信地笑了。

    “回相公,卑职与其中六坞已经有宗盟之实、同袍之谊,只要给卑职半年时间,卑职定能交给朝廷一个安定、能战的九坞。”

    李林甫意味深长地盯着他。

    “如此说来,岢岚军使非你莫属,旁人谁也无法带得动九坞之兵了?”

    话虽是淡淡说出,却如同利刃一般!

    薛侨终于明白安禄山为什么怕他了……

    李林甫把边将的心思都看透了!

    “回相公,九坞此时混乱之际,卑职确实是合适人选。待选骑整训得当、条理分明、彼此信任、各司其职之后,选一位朝廷将领便可统属九坞。”

    岢岚军很难成为薛侨的私兵,没有财权是做不到的,反正他也没有这个奢望。

    李林甫这才放他离开。

    离开长安前,薛侨还要做几件事。

    首先当然要把好消息告诉杜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