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长走后,李贵把地契交给李有粮保管,这下李家就有了975亩,其中5亩熟田,210亩旱田待复耕,750亩荒田待开垦。
第二天,李有粮套上牛车,带着铁锨和?头,还有提前准备的长柄镰,准备去地里把生长的芦苇割掉。
一架简易用两根木头搭得桥横在小沟河上,没法走牛车,于是把牛车停在河东岸,牵着牛过去。
这条小沟河,东岸是村里人家的菜地,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菜园,西岸就是一片无际的低洼地,地势平坦,常年有积水,被村里人称作西洼湖。
河流全长二十多里,从南流向北,因为南边地势高,汇集了从南边岭地上的几条小溪,最后在北边十里处汇入潮沟河。
现在,西洼湖的枯水季节,地里表面已经结冰,一层浅浅的冰壳子,走在上面不会陷脚。
丰水期是在六月份的夏天,降水量大,东边,南边的大部分雨水和西边部分雨水都会汇集到这里,形成一片浅水滩涂,水深平均两尺。
这里生长着野生的芦苇,周围村子,手脚勤快的人家,会在冬天,来採割芦苇,然后,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制作一些芦席等物品售卖。
开春芦笋发芽的时候,也有人过来挖芦笋,和野菜,添补饭食。
现在,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上,有一片750亩的区域属于了李有粮,在边上立着崭新的木桩,上面用朱笔写着“橡岭村李有粮之田地”。
最为一名农民,谁不喜欢土地呢,还是自己的田。
踩在地面上,脚下的薄冰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耳边是北风吹过时,芦苇叶发出的哗啦啦声。
多年努力,换来了这一片土地,感觉之前的努力一下子都值得了。
感慨完,开始干活。
先用铁锨,在靠近木桩的边上,挖掘一个浅坑。查看一下土层上冻的情况,如果冻层浅,就可以在年后进行一场春耕,如果深,就没办法了。
哼哧!一声。铁锨被才进去,凭脚感,只有表层被冻上了,翻开土,查看,确实如此。秋天时的一层浅水,保护了土地。入冬以来,连续降温,也只是把表层水冻成一层冰壳子,更是起到隔绝保温的效果。地头水浅,两指厚的土表层才冻上。
然后,扛着铁锨,往里面深处走,感觉走了有一百多步,再次挖,猜测的没错,冰壳子一下的土没有冻上,掀开冰壳子,土地表面还很湿润。不用再往里走了,情况应该差不多。
回到地头,把?头和铁锨放在边上,再把牛绳子拴在外面,拿出一点草料,让它在这里吃草。
挥舞着长柄镰刀,一片片的芦苇被从根部隔断,李有粮发现,【武器掌握】对农具也有效,这是他第一次用长柄镰刀,这种农具。
农具到底算不算武器呢?李有粮一边干活一边想着,也许算吧。
书上经常出现各时期的农民揭竿而起的记载,他们使用的武器,不可能仅仅是截断的树干和竹子吧,日常的农具可是不多的铁制品,还可以开刃。
一?头下去,效果相信不比破甲锥差,活脱脱就是短矛!
横装的铁锨砍起人来,也不会比斧头差,跟不要说各种草叉,就是一根根的多头矛。
脑袋里的思绪乱跑,手上的活也不停。
“唰!”“唦啦……”
“唰!”“唦啦……”
有节奏的声音,就像是劳作时的配乐,不时惊飞的水鸟,就是这配乐的点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