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后,上古时期的九鼎已不知所踪。
如今这个传说中的物件是否真实存在,并无籍可考。
一些考古学家,依据上古野史进行文物考古,也并没有发现九鼎真实存在的端倪。
唯有民间传说流传至今。
相传,现今生活于芙蕖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雅”。
就是上古时负责守护九鼎的那个“雅”家族的后裔。
第三回
芙蕖雅寨起因缘,土司碉楼留遗恨(1)
太元历一九八零年正月十三。
芙蕖国南方省云山县山区。
山脚的盘山公路上,缓慢的行驶着一辆破旧的胜利牌大卡车。
时值冬末春初,虽然是南方,但云山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山里的气温还很低。
恰巧明日就是雨水节气,此刻的云山脚下,下着蒙蒙细雨,云雾缭绕,树影婆娑,一派南国初春风光。
车子开到半山腰,不宽的山路就修在山脊梁上,两侧都是万丈深崖,地势险要。
山脊上风大,这过山风刮起来,拳头大的石头蛋子满地滚,横风天就是神仙也不敢走这道!
当地人给这儿取了个名字“鹰见愁”。
车子开到此处,仿佛是行走在天路上一样。
雅族青年司机刀强不敢怠慢。
这次接客的任务,村长可是亲自交代给他的。
即便在这盘山路上干了八年的运输队长,他可也不敢马虎,下面山沟沟里摔进去的车,多年来残骸尚存,无声地警示着过往的行人。
刀强叹口气,嘴里嘟囔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咱这点可比蜀道还难!”
车辆随着泥泞的山路颠簸着,刀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心里明白,这车上可拉的是贵客!
过了鹰见愁,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刀强松了一口气。
放慢车速,透过后窗往车斗里一瞥。
吓!这些个老师倒不晓得路险,兴致勃勃地看着车外风景,大声地谈笑着。
车斗里坐着一干中青年,三男一女,一行四人。
他们大多是云山县白鸽小学的教师。
县里开展文化扫盲活动,这些青年教师上山下乡走村访寨,在云山周边的村寨里可是少有的文化人,备受当地群众尊敬。
喜柏坡村是个雅族村落,地处云山南麓山谷深处,交通不便。
村里一直没个村学,娃儿们上学困难,需走八里山路,赶到村运输大队场部,再搭场部的卡车走两个小时的盘山路,方能进云山县城学校上学。
为这个事,村长刀云岭没少跑县教育局。
太元历八十年代芙蕖国还处于困难期,资源有限,村长刀云岭多方跑动下,县教育局终于下了决心,趁着文化扫盲活动,发动了白鸽小学的教师,支援山区文化建设,走进村寨办学。
车上这一干青年,正是学校派往喜柏坡村支教的讲师。
他们将要在这个偏远的雅乡村寨,和当地村民们携手建立村寨白鸽小学分校,托举起山里娃儿们的读书梦……
山路渐缓,刀强手把方向盘,听后面老师们谈得风生水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