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这尼玛简直是儒林盛会啊!

加入书签


  会客厅中。

  刘铄端坐在上首主座,卫凯居于下首。

  早有侍从烹好茶水,恭敬地舀入茶盏,奉于桌案。

  话匣子既然已经打开了,卫凯此前的局促烟消云散,说话越来越主动:“据说边让竟然只身赴长安,靠着此前在大将军府积攒的人脉,拜访了许多世家豪族。”

  “哦?”

  刘铄听到这里,竟也不自禁感到敬佩:“文礼兄竟然只身赴长安?他难道不怕董卓吗?”

  卫凯点点头,深以为然地道:“是啊,我也在纳闷,据说当初他离开雒阳,便是因为预料到了雒阳的内乱,而事实证明,他颇有先见之明。”

  “后来董卓入京,祸乱天下,不少士人惨遭屠戮,而边让也因此躲过一劫,甚至在兖州名声大噪。”

  “按照常理......”

  卫凯皱着眉,思忖了片刻:“边让是绝对不敢轻易赴长安的,毕竟那里可是人人想要逃离的炼狱,而他竟然主动前往,实在是令人诧异。”

  若是此前的刘铄,势必会以为边让是为其名,但是经过与边让的交流后,他才真正意识到对方追求王道的心,是何等的坚定。

  而现在,刘铄极其确信,边让是为了给自己扬名,这才决定只身赴长安,毕竟只有那里,有最多的世家豪族。

  刘铄内心不受控制般地五内铭感,真不知这数月时间下来,边让在长安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他当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里,为自己扬名立万。

  感动!

  发自肺腑的感动!

  刘铄为自己此前的偏见,而感到羞耻:“文礼兄为东郡,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份恩情我刘铄必不会忘。”

  卫凯颔首点头,别说是刘铄了,就算是他这么个外人,都忍不住万分敬佩:“边让此举,的确令人感动,若是能成为他这样的人,我卫凯死也甘心了。”

  ......

  静。

  安静!

  会客厅中陷入了短暂且诡异的安静。

  彷佛他们全都因边让而感动,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共情之中。

  足足沉寂了良久,刘铄方才打破这种安静道:“哦对了,你可知边让在长安拜访过哪些世家豪族吗?亦或者,明年开春的立碑仪式,会有哪些世族参加?”

  “这个......”

  卫凯皱了皱眉,轻声道:“在下倒是听家父提起过一些,但是不全,现在倒也模糊记得些人,比如蔡邕、马日磾、孔融、王盖等人。”

  “王盖?”

  刘铄只能呵呵了。

  这四个名字中,怎么有一个显得如此突兀。

  “嗯。”

  卫凯立刻回答道:“此人乃是并州王氏出身,当朝司徒王允的嫡长子,由于王允乃是当朝三公,实在不便离开长安,因此便派其子代替。”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他们这些人,在下记得不太清楚而已,总之保守估计,会有不少于三十人前来。”

  “三十人?”

  即便是刘铄本人,也不由地吓了一跳。

  “嗯。”

  卫凯则是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应该不少于三十余,蔡邕给家父的信笺中,提及了此事,这还仅仅只是长安,若是再加上他们联络的人。”

  “诚如家父,便是蔡邕代为联络,也愿意赶来东郡参加立碑仪式,若是加上这些人的话,保守估计,应该在一百人左右。”

  嘶—!

  刘铄惊诧不已,倒抽一口凉气。

  大汉虽然世家林立,但若是能够招来百位世族代表,绝逼堪称一场震古烁今的儒林大会,这对于东郡而言,对于刘铄而言,毫无疑问是一次破圈的旷世盛举。

  以致于......

  现在的刘铄隐隐有些害怕,如此大规模的儒林盛会,若是当真能在东郡召开,会不会引起某些人的忌惮,提前树敌与众?

  比如董卓,他若是道听途说,得知东郡的立碑仪式,会不会靠着绝对的武力来干涉这场盛会,甚至暗地里将其破坏?

  毕竟,长安可是在董卓手里掌控着,他若是派兵封死函谷关,任何人不得出入,那么这些儒林泰山北斗、世家豪族,只怕插翅也飞不过来。

  最为致命的是,自己与董卓之间的恩怨,几乎可以用不共戴天来形容,若是董卓得知是自己主持竖碑仪式,不搞小动作才怪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