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可怜往事

加入书签


老者自知说再多也无用,长长地叹着气。

 你想去那京城坐帝位,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子延,此事万不可再做啊,你忘了

 世上千千万万事,没有什么哪一件是我胡子延不能做的。

 说着,他怒不可遏地指着门槛上坐着的侄子,讥诮道:你看看你的亲生儿子,死的死,傻的傻,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还有咱们父母的死,大哥,你忘了,我可没忘,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我脑海里,清清楚楚!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帝位,我也要坐!

 他的态度十分坚决,眼里充斥着对帝位的**,好似走火入魔一般。

 多说无益,老者便下逐客令。

 子延,你走吧,往后,不要再来打搅我了。

 大哥!

 走吧。

 胡子延愤愤地望着老者,随即怒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良久。

 老者缓过劲来,扶着篱笆墙起身,不料脚下再度打滑,踉跄着偏向一侧。

 老人家,小心。

 一道身影骤然出现,老者这才被搀着稳住了身子。

 见来人,他难免吃了一惊。

 小公子?

 嗯。

 萧玉将他扶到檐下休息,转眼就看见门口坐着的男子,正呆呆地打量她。

 眼神痴傻,无知。

 本以为他听不懂话,却不想老者唤他前去端水,他手脚麻利地端了水来。

 老者道:寒舍简陋,小公子不要嫌弃。

 不会。

 萧玉道了谢,低头饮着杯中水,凉凉的,味道甘甜,想是山泉之水。

 小公子可是听见了我与子延的对话?

 她点头,称是。

 见她并无慌张,老者劝道:既然都听到了,还是快些离开锦州的好。

 我走不了。

 什么?

 老者眉头紧拧,他知道她手中那把剑并非凡物,是以,她的功夫定是不差,强行要走又有何难?

 况且,那日她支开楼渊,本就有机会逃走。

 可她却选择回城中报案,而后又与楼渊一道进城,此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萧玉解释道:走得再远,胡老也不会放过我,迟早要被他挟回,所幸,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你不怕死?

 怕。

 萧玉笑了笑:当然怕。

 刚才您也听见了,我全家都死光了,只剩我一人独活在世上,怎能不怕?

 听闻董大将军英勇无比,保家卫国,屡立战功,咱锦州城的百姓都十分敬仰大将军。

 父亲再英勇,也都是过去的事了。

 是啊。老者沉默半晌,叹道:都是可怜人,子延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他会变成如今的模样,都是被逼的。

 四十年前。

 前朝覆灭,新朝初立,天下不稳,皇帝便下旨诛杀前朝余党,举报诛杀者皆有功。

 胡先儒时任青杉书院教书先生,与另一位夫子产生些许矛盾,对方怀恨在心,趁着皇帝到锦州视察,便到圣前诬告胡先儒暗中勾结前朝余孽,欲图造反。

 胡先儒的夫人领着两个儿子前去求情,见到的却是胡先儒的尸体。

 皇帝就在帐内,只差了一名太监出来,太监趾高气昂地睥睨母子三人,提吊着尖嗓。

 胡先儒其心不忠,该杀!

 你们是他的家中人,想必也是知晓内情,来人呐,都给我抓起来,重重的审!

 那日,兄弟俩亲眼看着母亲被鞭打至死,两个孩子奄奄一息时,金昌太子射猎归来,见着二人便生了恻隐之心,随即向父皇求情放了他们。

 那年,胡家兄弟不过是十岁的孩童罢了。

 金昌太子宽仁,为兄弟俩改了姓名并收为书童,并让太子太傅教授二人功课,太傅见胡子延十分聪慧,便将其收为义子。

 胡子延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是以,十六岁便考取了功名,前途可谓无量。

 可好景不长

 说到此,老者突然停了下来,眼中满是无奈与悲怆。

 萧玉回忆道:我记得,母亲与我说过,兄长出生那年,正值朝中大乱,起因是金昌太子利用巫蛊之术残害亲兄弟,被揭穿后恼羞成怒,杀害了无数的无辜之人,先帝震怒,下令将其射杀在盛华殿外。

 老者点头道:不错,外界是这般传的。

 金昌太子被杀时,她还未出生,是以,她并未见过金昌太子,也没见过先帝。

 金昌太子死后三日,先帝便暴毙而亡,唯一活下来的四皇子登了帝位。

 太子仁慈,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他是被人陷害的。提及恩人,老者不忍道:太傅他老人家也被害惨了,他连夜安排我与子延逃出京城,可子延却消失了,只有我一人回到锦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