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她不感兴趣,饮茶,更无兴致。
可楚老头让她在此处作陪,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待下去。
对面这个人,与她对立许久,不论是玉佩事件,亦或胡老复仇之事,一旦被他察觉异样,都可轻而易举取了她的性命
还真是,伴君如伴虎。
她打算沉默应对,赵无陵瞧了出来,便率先打开话匣子:你可是忧心你师兄的亲事?
一针见血。
嗯,是啊。
如此看来,你与楚公子感情非常好。
师兄待我很好,用心教授于我,可抵半个师父,是以,我非常感激师兄,更希望师兄过得幸福。
在她心里,师兄是除了三师伯和师父以外,她最重要之人。
说起楚之江,她已不再那般抵触,少了几分戒备,眉宇间柔和了许多。
赵无陵挑了挑眉,说道:实不相瞒,本侯今日拜访刺史,本是想为楚公子与古小姐做个见证,圆了楚古二老的心愿。
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又来搅和一番。
小侯爷还真是,善。
赵无陵谦虚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萧玉:
缄默对坐许久,也不见楚老头归来,萧玉愈发坐立不安,看来情况不妙。
难不成,是像二师兄家人那般,楚老头将大师兄与古小姐关在一处了吧?
不。
楚家与古家都是大户人家,岂会做如此不雅之事。
她暂时松了口气。
师兄最大的麻烦并非古家与楚老头,而是眼前这尊大佛。
一旦赵无陵为楚古两家做了见证,师兄身上的枷锁又加了一重,再是拒绝,便是重罪。
师兄不在,能游说的,只有她一人。
思量许久,她方犹犹豫豫地开口,心事重重地唤了他一声。
小侯爷。
赵无陵望她:萧公子请说。
私以为,男女情爱一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于干涉强求,只会适得其反。
你是说,本侯多管闲事了?
赵无陵的神色变得深邃,直直地凝着她。
得罪也不止一次,多这一回又如何?
她沉了沉思绪,回道:小侯爷恕罪,在下岂敢责怪,只是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
我所说,不过是师兄心中所想罢了。
只是,赵无陵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莫名其妙地感叹了一句。
本侯还真是羡慕二位的同门之谊!
萧玉颔首。
管他是真是假,暂先收下就是。
她自认为不是个合格的说客,方才说的那些,也不知赵无陵听进了几分。
他的态度不明朗,似是故意让她为难。
她正酝酿接下来该怎么劝说,却听赵无陵道:一月前,东宫喜添一子,圣上大悦,赐名启泽。
启蒙明理,泽被苍生。
由此可见,圣上对这位皇太孙尤为宠爱。
而这位皇太孙李启泽,自然是太子李英玉与陆静雅所生。
这一切,与她萧玉何干?
一直以来,赵无陵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东宫,究竟是想看她笑话,还是别有用心?
她不再是董婉婉,不能率性而为,更不能当众失了赵无陵面子。
于是她持着微笑:这可是件大喜事。从她脸上瞧不出半分异样,赵无陵放下茶盏,嗯道:的确是大喜事。
萧公子说的没错,情爱一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万不能强求。
嗯。
太子与太子妃互相爱慕,不被外界所扰,这才终成眷属,诞下结晶。
外界?
指的是什么,董婉婉吗?
可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啊,董婉婉,三年前已经死了。
嗯。
没有董氏一族,何来太子李英玉!
没有董家成堆的将士尸骨做梯,何来皇太孙李启泽!
可,爹无怨言,她又能如何?
忍下心中钝痛,她点头道:多谢小侯爷理解,在下替师兄谢过了。
客气。
褐眸幽幽地凝着她,薄唇微扬,似笑非笑。
事后萧玉想起今日,才恍然大悟,赵无陵之所以提到东宫,并非是想揭她伤疤看她笑话。
而是想以此试探她的反应。
倘若她听闻东宫喜事,表现愤怒或是神情不对,与叛贼共谋复仇的几率大大增加,对太子来说,便是潜在的隐患。
如此,赵无陵必留她不得。
想到这,她仍旧心有余悸。
赵无陵这般看似儒雅无害之人,实则手段最为狠辣。
楚洪不再唤她陪着下棋,就连亲孙也不得近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