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亦避退,堂中唯她一人站着,受着身份尊贵的上位者的审视。
的确变了许多。
她想到从前,他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随处都是可欺他之人,而他是那般的温和平静,从不与他人产生纷争。
后来才知,那只是一副面具罢了,是他蒙骗世人的伪装。
筹谋多年,终于得偿所愿,却不想,他入主东宫的献祭者竟是她董氏一族。
如今,他身居高位,高高地睥睨她这不入流之辈。
可悲,可笑!
然,李英玉并不知她心中所想,只觉此人颇有些古怪,在尘相寺时还是个小游医,如今又被称为小道长,样貌丑陋却瞧得出气质不凡,此人,定不是平凡人家出身。
只是他匆忙前来有要紧之事,并未过多在意。
目光扫视二人,说道:“本宫听闻,前几日永安公主遇上了不干净的东西,京中传得沸沸扬扬,扰了民心不说,朝堂之上更是不得安宁,圣上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呐。”
“所以,本宫便想着亲自来瞧瞧,这单水阁是否清净,以解圣上烦忧。”
萧玉并不作声。
且不说他这话有几分真假,朝堂上的事,非她一个外人能置喙,自然是说给旁人听的。
“旁人”回道:“回殿下,未有什么邪祟,都是些空穴来风的谣言罢了,却令陛下忧思过虑,皆是臣的不是,那日公主负气而走,臣应亲自护送才是,又岂会发生如此荒谬之事!”
“时安。”
李英玉动了动食指上的玉扳指,沉声提醒:“事发之时,你并未在场。”
“是。”
赵无陵如是说,眉宇不自觉拧起。
闻言,李英玉扬起眼角:“据永安身边的随从说,那日,除他们以外,还有一人也在。”
还有一人。
“一人”二字被着重强调,萧玉倏地抬起头颅,四目相对中,李英玉抚玉的动作瞬间顿住,不知怎的,心中骤然升起一股不安之感。
尤其是那双眼睛,仿佛一把利刃,将他刺穿。
“你......”
他不自觉地开了口,手上紧攥着扳指。
却听下面传来一道不熟之音:“小人黄九。”
“啊。”
李英玉缓缓松开手,紧绷的心终于落定,含笑道:“这些日子忙得焦头烂额,本宫是有些健忘了,小九道长不要见怪。”
“殿下言重了。”
为了陆静雅的病,他还真是煞费苦心,只可惜了那些无辜被杀之人。
如今却在这里惺惺作态,真是令人胆寒。
她却不得不做出一副恭敬的下人姿态:“不知殿下召小人前来,所为何事?”
李英玉不答反问。
“敢问小九道长,你与黄天闰黄道长是何关系?”
她答:“回殿下,他是小人二叔。”
“可是亲二叔?”
“没错。”
思虑片刻,李英玉叩了叩桌面,收敛了温和的笑容,神情一脸严肃,不苟言笑。
“本宫且问你,永安公主出事当日,你是否也在现场?”
咚。
赵无陵被这莫名的动静惊了一跳,见此场景,不由得扯了扯嘴角。
萧玉跪得板板正正。
声音洪亮无比:“回殿下,小人的确在现场。”
闻言,李英玉再问:“那日发生了何事,你可还记得?”
只见怯生生地抬起一颗头颅,眼含不安。
“回殿下,记,记得。”
幽幽的眼神定格在她身上,隐忍的,迫切的,复杂的情绪倏然交织。
“那你便说说,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凌驾于平凡人之上的势力,威严与杀戮。
这才是真正的李英玉。
她心中笃定,倘若没能说出他想要的答案,自己也会落得如同那些无辜被杀的道士一般的下场。
正如静姝姑姑说的那样,太子与她终究不是一路人,当初她不该对他用情至深,如今更不该将自己困囿于仇恨中。
父亲选择牺牲董家,成全他的太子之位,只为换来一个昌盛的汉云朝。
是无路可退之下的大义,她敬,她佩。
隐去眼底的泪光,将那日发生的经过娓娓道来:“那日,天黑透了,公主在府中迷了路,便吩咐小人引路,是以,小人将公主送到大门口,当时......”
她吞咽口水,作惊恐状:“当时,公主已经上了马车准备启程回宫,谁知突然刮来一阵怪风,小人顿时迷了眼,就赶紧躲进了门内,就在这时候,那阵风突然变了,化为了人形,十分的高大,笑声极其可怖,不知怎的就冲公主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