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使者

加入书签


    和刘汝谔想的一样,锄地王和扫地王这两人,也派遣使者来了!

    锄地王派遣的是他邻居安在平,而扫地王则是派遣了一个如今以是匪首的心腹石匠。

    这俩人派遣使者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和王浩结成同盟。

    这也是农民起事后的一种本能反应,扎堆结盟,以抗击力量强大的官军。

    而王浩这个击败了官军的反贼前辈,显然是值得拉拢和抱大腿的对象。

    接见使者之前,王浩在和马鸣这个掌管户房的总管在交谈,主要是商议要留出多少粮食充当军粮,还是要卖出多少粮食。

    讲道理王浩现在根本不缺粮食,他同样抄了不少地主老财的家。

    而那些人别的本事没有,囤粮的本事很大!

    很多粮食都囤的发霉了,都不愿意拿出来给活不下去的农民,现在全便宜了王浩。

    那他能客气吗?必须拿出来卖到一部分收拢资金。

    全靠半农半兵的农兵是不足以将来和官军抗衡的,王浩打算卖粮后就从农兵中开始招募职业士兵。

    王浩在接受了苟步励提出的战略方针后,他便对自己治下的小地主和自耕农没有在进犯,只是勒令他们分家单过,并释放奴仆,将身契改为佣工,规定最高五年期限,到期必须在官府那里报备续约才行。

    小地主们自然不愿意分家,但他们的儿子却是很乐意分家。

    因为王浩说了,不夺田产也不夺家财,按照分家人头来均分家产。

    这就直接导致地主阶级开始分崩离析,地主们反对王浩,但地主的儿子拥戴王浩。

    同时,宗族也被王浩用农社取代,很多宗族的功能,农社就能搞定,而且农社不看姓氏,宗族只帮助同姓人,但农社是全都互帮互助。

    被剥夺了权力的宗族现在也就只剩下祭祀祖先和供奉牌位等作用了,完全沦为农社的陪衬。

    现在班子初创,王浩最担心的还是出现贪污现象,为此他还是对马鸣有待考察。

    不过这次夏粮的收获并没有查看到贪污的迹象,今后可能免不了,但是反贪的部门还是得趁早做起。

    王浩在和马鸣敲定了粮食的卖出数量和价格后,马鸣就走了,而王浩也终于有时间来接见那两位使者了。

    锄地王派遣来是安在平,另一个使者是扫地王当石匠时认识的铁杆,叫周福生。

    两人被引路的小厮给带到会客厅,王浩没让他们俩等多久,而是换了一身见客的衣服后便来面见那两个使者。

    安在平和周福生见到王浩后,立刻起身唱了一个肥喏。

    王浩拱手回礼完毕,两人在客位坐下,开始正式面谈。

    王浩让侍女给两个使者奉茶,随后问道:

    “两位大王派二位使者前来,是有何事啊?”

    安在平和周福生同时说道:“不敢。”

    随后安在平讲道:“我和周兄弟都聊过了,他和俺一样,都是来找梁王结盟的,俺家大王愿意奉梁王为尊,一同结盟攻打县城,此番前来,就是派遣在下试探一下梁王的口风。”

    周福生也连连点头称是,看来二人确实是在线下就聊过了。

    王浩没有当即答应,而是对两位使者说:

    “此事甚大,吾不敢一人断言,需要和部下商议之后才能作出决断,两位贵客就在本乡休息片刻,晚上我做东,宴请二位,等待明日,必定给二位一个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