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冲围了长安数日,见攻城不下,其军远来,也无余粮,便撤回阿房城,准备等秋收积蓄以后再来一战。
关中各郡派出的援军络绎来到,蒲刚皆令在长安周围废弃堡垒中戍守,烽火相望,一旦遇敌袭即各方齐援救。
过了半月,汉军与鲜卑皆派出轻兵抢收秋粮,如今谷物还不到成熟时节,但双方为了抢在前面据为己有,都趁早不趁晚。
连日在关中平原各处都有小股军队接触,但都不以杀敌为要,也未形成大的战斗。陆英与朱琳琳毛秋晴三人常常策马出城,四处游荡,专门猎杀小队的鲜卑军。
这一日,他们又来到田野,见远处有几位农夫,正趁午时天热割谷子。为了躲避军兵,种下庄稼的主人只能偷偷来收本属于自己的谷物。
虽然这谷子还要些时日才能颗粒饱满,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若是都被军兵收了去,他们这个冬天不知要如何度过。
朱琳琳见农夫顶着炎炎日头,在田间挥汗如雨,不禁心生恻隐。口中骂道:这些该死的鲜卑胡虏,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毛秋晴道:也不光是鲜卑闹得,这天下当权之人,谁能无过呢?朱琳琳心中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怕她不悦,才独言鲜卑而已。若非蒲刚养虎遗患故示仁慈,又怎会使鲜卑死灰复燃。
若非蒲刚好大喜功,一心要平定江南,又怎会将大好河山白白葬送,二十多年励精图治付诸东流。
北汉尊儒崇礼,百姓宴安,再休养生息一两代人,统一天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偏偏急于求成,兵败之后北方狼烟四起,再不复昔时景象。
陆英见远处农夫突然舍弃了捆扎好的谷子,没命地向三人奔来,正自纳罕。就看到坡下跟出一队骑兵,舞刀弄枪在身后追杀几名手无寸铁之人。
原来前方有一缓坡,他们在这里看不到,农夫却早得见有军兵杀来。急忙间连镰刀都扔了,只顾逃命。可这些禽兽根本不给百姓留活路,仍然追杀不止。
陆英怒气填膺,打马迎了上去。待靠近追兵,从马背一跃而起,衣袖飘飘,拂尘若剑,一个照面就杀散五六人。
其余军兵见来人武艺高绝,一袭道袍一柄拂尘,却比宝刀利剑还要令人胆寒,皆勒马逃之夭夭。获救农夫见从天而降的道长俊逸无双仙风道骨,只当是天神下凡,跪在地上扣头不止。口称感谢神仙保佑!
陆英也不制止,在这令人绝望的尘世,留一点希望在百姓心中,未尝不是件功德。朱琳琳毛秋晴二人来到不远处,见此情形皆掩口轻笑,想不到陆华亭也做了一回神仙。
陆英对几位农夫道:你等良民不必害怕,速去收取粮食,我自会护你等平安。
农夫们千恩万谢,又磕了几十个响头,才满怀欣喜的继续去割谷子。
北方百姓多有结堡而居的习俗,一家一姓或数家大族聚集起来,修筑坞堡壁垒,以求自保。此时除了一些较大的坞堡尚存之外,普通乡村多被鲜卑军抢掠殆尽,烧杀一空。
北方重宗族血缘,哪怕相隔十代的本家同姓,也都兄弟相称。或许也是被逼出来的,非如此不能在乱世保住性命,更遑论光宗耀祖。
南方大族则分枝散叶,各房多独立营生,且不如北方重视嫡庶之别。出五服则只是族亲,不称从父从兄,而称族兄族叔。
就像渡江的太原王氏两支显贵,王国宝兄弟与王孝伯,血缘较疏远,便毫无同宗之亲,甚至势同水火。
这情况与南方较为稳定的社会有很大关系。相比北方,面临来自外界的威胁少得多,因而显得没那么抱团。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英每日骑马在长安郊外巡弋,但凡有欺压百姓,滥杀无辜者。也不管是鲜卑还是氐人,统统驱散打退。
百姓们口口相传,都说天降了一个陆道长,专门惩强扶弱,救助孤贫。不少人都在家供奉了牌位,早晚诚心祷告。
当然这些事情,陆英概不知情,他忙于除暴安良,已经多日未回长安城。就连夜间也要防着军士报复百姓,只草草在乡间田野歇宿。
有诗赞曰:
念起自为魔,谁人扶苦弱?
天生陆道士,骏马轻袍褐。
仁善孤心一,修仙世上磨。
不杀强暴徒,怎去人间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关中各郡派出的援军络绎来到,蒲刚皆令在长安周围废弃堡垒中戍守,烽火相望,一旦遇敌袭即各方齐援救。
过了半月,汉军与鲜卑皆派出轻兵抢收秋粮,如今谷物还不到成熟时节,但双方为了抢在前面据为己有,都趁早不趁晚。
连日在关中平原各处都有小股军队接触,但都不以杀敌为要,也未形成大的战斗。陆英与朱琳琳毛秋晴三人常常策马出城,四处游荡,专门猎杀小队的鲜卑军。
这一日,他们又来到田野,见远处有几位农夫,正趁午时天热割谷子。为了躲避军兵,种下庄稼的主人只能偷偷来收本属于自己的谷物。
虽然这谷子还要些时日才能颗粒饱满,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若是都被军兵收了去,他们这个冬天不知要如何度过。
朱琳琳见农夫顶着炎炎日头,在田间挥汗如雨,不禁心生恻隐。口中骂道:这些该死的鲜卑胡虏,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毛秋晴道:也不光是鲜卑闹得,这天下当权之人,谁能无过呢?朱琳琳心中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怕她不悦,才独言鲜卑而已。若非蒲刚养虎遗患故示仁慈,又怎会使鲜卑死灰复燃。
若非蒲刚好大喜功,一心要平定江南,又怎会将大好河山白白葬送,二十多年励精图治付诸东流。
北汉尊儒崇礼,百姓宴安,再休养生息一两代人,统一天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偏偏急于求成,兵败之后北方狼烟四起,再不复昔时景象。
陆英见远处农夫突然舍弃了捆扎好的谷子,没命地向三人奔来,正自纳罕。就看到坡下跟出一队骑兵,舞刀弄枪在身后追杀几名手无寸铁之人。
原来前方有一缓坡,他们在这里看不到,农夫却早得见有军兵杀来。急忙间连镰刀都扔了,只顾逃命。可这些禽兽根本不给百姓留活路,仍然追杀不止。
陆英怒气填膺,打马迎了上去。待靠近追兵,从马背一跃而起,衣袖飘飘,拂尘若剑,一个照面就杀散五六人。
其余军兵见来人武艺高绝,一袭道袍一柄拂尘,却比宝刀利剑还要令人胆寒,皆勒马逃之夭夭。获救农夫见从天而降的道长俊逸无双仙风道骨,只当是天神下凡,跪在地上扣头不止。口称感谢神仙保佑!
陆英也不制止,在这令人绝望的尘世,留一点希望在百姓心中,未尝不是件功德。朱琳琳毛秋晴二人来到不远处,见此情形皆掩口轻笑,想不到陆华亭也做了一回神仙。
陆英对几位农夫道:你等良民不必害怕,速去收取粮食,我自会护你等平安。
农夫们千恩万谢,又磕了几十个响头,才满怀欣喜的继续去割谷子。
北方百姓多有结堡而居的习俗,一家一姓或数家大族聚集起来,修筑坞堡壁垒,以求自保。此时除了一些较大的坞堡尚存之外,普通乡村多被鲜卑军抢掠殆尽,烧杀一空。
北方重宗族血缘,哪怕相隔十代的本家同姓,也都兄弟相称。或许也是被逼出来的,非如此不能在乱世保住性命,更遑论光宗耀祖。
南方大族则分枝散叶,各房多独立营生,且不如北方重视嫡庶之别。出五服则只是族亲,不称从父从兄,而称族兄族叔。
就像渡江的太原王氏两支显贵,王国宝兄弟与王孝伯,血缘较疏远,便毫无同宗之亲,甚至势同水火。
这情况与南方较为稳定的社会有很大关系。相比北方,面临来自外界的威胁少得多,因而显得没那么抱团。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英每日骑马在长安郊外巡弋,但凡有欺压百姓,滥杀无辜者。也不管是鲜卑还是氐人,统统驱散打退。
百姓们口口相传,都说天降了一个陆道长,专门惩强扶弱,救助孤贫。不少人都在家供奉了牌位,早晚诚心祷告。
当然这些事情,陆英概不知情,他忙于除暴安良,已经多日未回长安城。就连夜间也要防着军士报复百姓,只草草在乡间田野歇宿。
有诗赞曰:
念起自为魔,谁人扶苦弱?
天生陆道士,骏马轻袍褐。
仁善孤心一,修仙世上磨。
不杀强暴徒,怎去人间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